常用释义
1.
迷信指由鬼神带来的灾害;借指不光明正大的行为。
  • 例词
    鬼祟
    作祟
详细释义
1.
鬼神的祸害。古人以为想象中的鬼神常出而祸人。
引申为暗中作弄或谋害人。
及王病,使卜之。太卜之曰:“周之祭地祟。”
《战国策·东周策》
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
《庄子·天道》
佛如有,能作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韩愈·《论佛骨表》
一面命人请两纸钱来,着两个,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送祟。
《红楼梦》第四二回
窥见三女子,艳丽,共游树下,人有辄采花折枝者,必所祟。
·蒋防·《幻戏志·殷七七》
无虑,任其所儿当为郎小祟之,以泄积忿。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
乌鲁齐诸山皆多狐,然未有祟人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祟”字下部件相同,均为“示”
全部
二字词
  • 外祟
  • 祟书
  • 谴祟
  • 魔祟
  • 魇祟
  • 埋祟
四字词
  • 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