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zhì
常用释义
1.
把事物指出来或摆出来让人知道。
  • 例词
    示众
    示威
    暗示
    显示
    展示
    指示
  • 例句
    乘务员对每一位乘客微笑着点头意,让人倍感温暖。
详细释义
1.
显现;表示。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礼记·礼运》
临当背面,裁缱绻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成(梁成)外示恭,中存险诈,假忠行佞,借贤济奸我儒名,高自榜。
《宣和遗事》后集
2.
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
归马于华山之,放牛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书·武成》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以示美人及左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山李香引文学荪,以所《劫灰录补注》示我。
·叶廷·《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
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
鲁迅·《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3.
告示。
自十五日至二十日,王与总督猜嫌益甚,城人不料其相并。制府出示安民,朝廷海疆多事,靖南王免撤,今方同心共事,民毋得疑。王府出示亦如之。
《圣武记》卷二附清许旭《闽中纪略》
4.
告诉;告知。
怀瑾握瑜兮,不知所示。
《楚辞·九章·怀沙》
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
《战国策·秦策二》
5.
教导。
亦用于对他人信函、告白、批答等的敬语。
示之以国俭则示之以
《礼记·檀弓下》
民以德,厚;示民以利,民俗薄。
·桓宽·《盐铁论·本议》
稿本应否寄回,候来示照办。
鲁迅·《书信集·致陈君涵》
6.
通“”。看待。
帝王待之若明(朋)友,比示之若父母。
《太平经·六罪十治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表示
  • 启示
  • 暗示
  • 示弱
  • 示例
  • 示范
三字词
  • 启示录
  • 显示器
  • 示波器
  • 显示屏
  • 示意图
  • 指示剂
四字词
  • 不甘示弱
  • 安民告示
  • 枭首示众
  • 发踪指示
  • 毫不示弱
  • 发纵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