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每
měi
mèi
常用释义
1.
代
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
例词
每时每刻
每人
每次
例句
每
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2.
副
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3.
副
每每。
例句
每
每
想到那件尴尬的糗事,我都会羞红了脸。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草盛貌。
2.
贪。参见“
每生
”。
3.
小。参见“
每牛
”。
4.
昔;已往。参见“
每常
”。
5.
各;逐个。指代全体中的任何一个。
每
岁
孟春,遒人以木
铎
徇于路,官
师
相
规
,工
执艺
事以
谏
。
《书·胤征》
故
为
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离娄下》
〔晁
盖
〕便叫掌
库
的小
头
目,每
样
取一半收
贮
在
库
,
听
候支用。
《水浒传》第二十回
康熙、乾隆中,准商船
运
吕宋、暹
罗
米入口者,每米
万
石,免其船
货
税十分之五。
清
·
魏源
·
《筹海篇·议款》
6.
副词。
1
每次、每逢。表示反复发生同样情况中的任何一次。
于
,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
无余
。
《诗·秦风·权舆》
每
汉
兵入匈奴,匈奴
辄报偿
。
《汉书·匈奴传上》
建炎大
驾
南渡
后
,每
边
事危急,
则
住常程,
谓专
治
军
旅,其他皆
权
止施行。
宋
·
陆游
·
《老学庵笔记》卷四
每走进百货公司,看到那些洁白的、柔和的、米黄色的和花色诱人的搪瓷茶缸,总感到一种愉快。
万全
·
《搪瓷茶缸》
2
常常;屡次。
𬳽𬳽
征夫,每
怀
靡及。
注
《诗·小雅·皇皇者华》
吾充重任,每
惧
失中。
三国 魏
·
曹操
·
《求言令》
将
暮,有一
妇
人抱
儿来
寄宿,
转
夜,孝子未作竟,
妇
人每求眠,而
于
火
边
睡。
南朝 宋
·
刘义庆
·
《幽明录》
百年老屋,
尘
泥
渗
漉,雨
泽
下注;每移案,
顾视无
可置者。
明
·
归有光
·
《项脊轩志》
然而开手就翻译童话,却很有些不相宜的地方,因为每容易拘泥原文。
鲁迅
·
《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
3
甚。
贫
道是一界(介)凡僧,每
谢
君王
请
命,尼僧却
拟归
山,即是
贫
道所愿。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朕
虽为
人主,
滥处
乾坤,每
谢
上人,
来过
小
国
。
又
4
皆;全。
叹
净能是事莫
侧
(
测
)其涯,符
箓
天下每不可比。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
7.
连词。
1
虽然。
每有良朋,况也永
叹
。
注
《诗·小雅·常棣》
不
见
其
诚
己而
发
,每
发
而不
当
。
注
《庄子·庚桑楚》
《
尔
雅》
训
“每”
为
“
虽
”,非
训
“有”
为
“
虽
”也……《玉篇》《
广韵
》
并
云:“每,
虽
也。”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中》“每有,
虽
也”
2
当;则。
〔狐援曰〕:“殷有比干,吴有子胥,
齐
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斮之
东闾
,每斮者以吾
参
夫二子者乎!”
注
《吕氏春秋·贵直》
如周之
礼乐
,庶事
备
也,每可以
为
不
难
矣。
汉
·
扬雄
·
《法言·问神》
8.
词缀。用同“
們
”。
1
表示复数。
二人
觑时
,
认
得是平章高俅,急忙跪在地上,
𬤀
得
两
股不摇而自
动
,上告平章:“相
国担惊
,不干小人每事。”
《宣和遗事》前集
今日皇帝、娘娘,都在那
里
,我每同去看一看。
清
·
洪
升
·
《长生殿·禊游》
《元典章》
诏
令中云他每甚多,
余
如省官每,官人每,令史每,秀才每……凡其每字,悉
们
音之
转
也,元
杂剧
亦皆用每。
清
·
翟灏
·
《通俗编·语辞》
2
用于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般”。
这
每取
经后
不肯
随
三藏,肩
担
着
扫帚
藤杖,簇捧着
个杀
人和尚。
金
·
董解元
·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佳期
难
遇,似
这
每春夜迢迢
谁
共宿?
明
·
刘兑
·
《娇红记》
9.
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既是李牧
无
心侵害,小臣每
赶
着
驴马
去雁
门关
牧
养
。
《秦
并
六国平话》卷上
有他那
亲笔写
的情
词
揣着吟藁……呀!那
里
每不
见
了?
元
·
郑光祖
·
《㑇梅香》第二折
窗隔每
飐飐
的
飞
,椅桌每出出的走,金
银钱
米都消
为尘
垢。
元
·
钱霖
·
《哨遍·十煞》套曲
10.
通“
煤
”。煤灰。
具
炉
橐……百十每,其重四十斤,然炭杜之,
满炉
而
盖
之,毋令
气
出。
注
《墨子·备穴》
11.
姓。汉有每当时。见《印薮》。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每天
每每
每当
每日
每人
每逢
三字词
每事问
每日里
每日家
那里每
每日间
每常间
四字词
每况愈下
每时每刻
每战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