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
妖
常用释义
1.
名
妖怪,神话、传说或童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例词
妖魔鬼怪
妖精
例句
他希望自己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可以战胜一切
妖
魔鬼怪。
2.
形
邪恶而迷惑人的。
例词
妖言惑众
妖道
妖术
3.
形
装扮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
例词
妖媚
妖艳
妖冶
例句
这位女演员在电影中的造型十分
妖
艳。
4.
形
艳丽;妩媚。
例词
妖娆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艳丽。
1
借指美女。
近之既妖,
远
之有望。
注
《文选·宋玉〈神女赋〉》
美女妖且
闲
,
采
桑歧路
间
。
三国 魏
·
曹植
·
《美女篇》诗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
钿饰
。
前蜀
·
杜光庭
·
《咏西施》
比玉如花貌。妖,
无
福也
难
消。
明
·
杨慎
·
《怨别》曲
歌妖弄曲
罢
,
郑
女
挟
琴
归
。
南朝
·
梁简文帝
·
《春日》诗
2.
指反常、怪异的事物。
人
弃
常
则
妖
兴
,故有妖。
《左传·庄公十四年》
昼见
星而天雨血,此吾
国
之妖也。
《吕氏春秋·慎大》
高宗
见
妖改政,安能除
祸
?
汉
·
王充
·
《论衡·异虚》
天
灾时变
,昆
虫
草木之妖,皆已
销
息。
唐
·
韩愈
·
《后二十九日复上书》
蜀孟氏
时
,苑中忽生百合花一本,
数
百房,皆
并蒂
……至今尚存。乃知草木之妖,
无
世
无
之。
宋
·
陆游
·
《老学庵笔记》卷三
3.
指动物或植物变成的会害人的精怪。
1
亦指祸害。
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
为
妖,以犬
试
我,遮莫千
试万虑
,其能
为
患乎?”
晋
·
干宝
·
《搜神记》卷十八
任氏,女妖也。
唐
·
沈既济
·
《任氏传》
如其妖也,
请
速行,幸勿
杀
吾弟。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阿英》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
于
人。
唐
·
元稹
·
《莺莺传》
4.
有妖术的人。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
·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
5.
淫邪;不正。
1
亦指邪恶之人。
寿
色美而善
为
妖
态
,作愁眉。
《后汉书·梁冀传》
一不
谨
所守,名
声
别妖
姦
。
宋
·
曾巩
·
《靖安幽谷亭》诗
口言善,身行
恶
,
国
妖也。
《荀子·大略》
第一不正淫
为
首,人
变为
妖天最瞋。
太平天
国
·
洪秀全
·
《原道救世歌》
6.
指虚幻而不真实的假象。
夫非
实则
象,象
则
妖也,妖
则
所
见
之物皆非物也,非物
则气
也。
汉
·
王充
·
《论衡·纪妖》
天道
难
知,使非,妖也;使是,亦妖也。
又
7.
通“
夭
”。
1
年少;年幼。
善妖善老,善始善
终
,人
犹
效之。
注
《庄子·大宗师》
〔有夫
妇
〕逃
于
道,而
见乡
者
后
宫童妾所弃妖子出
于
路者,
闻
其夜啼,哀而收之。
注
《史记·周本纪》
2
短命;早死。
小倩,姓
聂
氏,十八妖殂,葬
于
寺中。
注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聂小倩》
8.
用同“
幺
”。参见“
妖麽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妖”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夭”
全部
饫
沃
袄
跃
仸
岆
扷
枖
殀
矨
祅
秗
訞
飫
二字词
妖怪
妖娆
妖精
妖魔
妖邪
妖艳
三字词
照妖镜
花妖子
阎罗妖
避妖圈
四字词
妖言惑众
兴妖作怪
妖魔鬼怪
分外妖娆
降妖除魔
妖里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