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
shēn
常用释义
1.
猛烈颤动;使颤动。
  • 例词
    震耳欲聋
    震荡
    震动
    震撼
  • 例句
    大炮得门窗直响,吓得屋里的孩子一直哭。
2.
特指地震
  • 例词
    震波
    震级
    震中
    防震
    抗震
  • 例句
    来临时,我们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3.
情绪过分激动。
  • 例词
    震惊
    震怒
4.
八卦之一,代表雷。
详细释义
1.
雷;响雷。
爗爗震,不不令。
《诗·小雅·十月之交》
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
《左传·隐公九年》
今者遭震薄,不能出声鸣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
2.
雷殛;雷击。
震不于其躬于其,无咎。
《易·震》
己卯,晦,震夷伯之
《春秋·僖公十五年》
武乙猎于河渭之,暴雷,武乙震死。
《史记·殷本纪》
3.
震动。
有时特指地震。
不崩,不震不
《诗·鲁颂·𮤲宫》
风动于上,而波震下者。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六年五月初六日辰,忽大震一,烈急霆,二十株拔出土。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他〕连手掌带钞票使劲一拍,把桌子上的灯火都震得吃惊地一跳。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
八月丁酉,南宫震。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
《国语·周语上》
一九七六年秋季,我还经历了大地震……三点多钟,我正在抓起表看时间,就震了起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和〈文艺报〉记者谈话》
4.
情绪激动;心动。
听乐而震,美而眩,患莫甚焉。
《国语·周语下》
朕之不明,震于珍物,精,祈百姓。
《汉书·宣帝纪》
5.
振奋;振兴。
震,起也。
《易·杂卦》
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久不震,生乃不殖。
《国语·楚语下》
6.
威势;威严。
昔在中,有震且
《诗·商颂·长发》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
《国语·周语上》
曰:“兵凶器,人不得已用之,故武不可玩,玩则无震。”
《新唐书·萧传》
7.
惊惧或使惊惧。
二年,又作旅,临卫政殷,殷大震
《逸周书·作雒》
后斩四十五人,人大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可北慑肃慎,使其楛矢;南震百越,使其白雉。
三国 魏·吴质·《答东阿王书》
我畜以柔,亦震以威。
·曾巩·《福州鳝溪祷雨文》
不要震于日本军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势力,轻视弱小民族和那军国主义、资本主义下的民众势力。
李大钊·《再论新亚细亚主义》
8.
指东方。
物出乎震。震,方也。
《易·说卦》
帝居在震,德司春。
南朝 梁·沈约·《梁明堂登歌·青帝》
〔寇侍郎〕贺书曰:“伏以人出震,大明初耀四方。”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三
9.
八卦之一。卦形为☳。象征雷震。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震上。
《象》曰: 雷,震。
《易·震》
《震》之《》,亦《》之《震》,火。
《左传·僖公十五年》
《震》为长男之宫,《巽》为长女之位。
北周·庾信·《伤心赋》
10.
通“”。恭敬。
北惠王子苌为乐成王……〔〕慢易大姬,不震厥教。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震”字下部件相同,均为“辰”
全部
二字词
  • 震撼
  • 震动
  • 震荡
  • 震惊
  • 震慑
  • 震悚
三字词
  • 地震棚
  • 地震带
  • 震天雷
  • 地震仪
  • 地震波
  • 地震计
四字词
  • 震耳欲聋
  • 敲山震虎
  • 震天动地
  • 威震天下
  • 震古烁今
  • 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