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研讨协商后(把章程、条约、合同等)确定下来。
  • 例词
    订立
    拟订
    签订
    制订
  • 例句
    合作双方相谈甚欢,很快就签了合同。
2.
事先约定。
  • 例词
    订报
    订婚
    订货
  • 例句
    这对热恋中的情侣计划在下个月底婚。
3.
改正(文字错误)。
  • 例词
    订正
    校订
    考订
    审订
    修订
4.
用线或铁丝等把零散书页或纸张穿连成册。
  • 例词
    装订
详细释义
1.
评议;评定。
刃相割,利乃知;二,是非乃
·王充·《论衡·案书》
惟足下它日考其其道,方知昨者鄙“大道不可私”夫“孔俱援世”之句,果非自欺而又以欺天下也。
·吴克己·《与喻贡元书》
壬戌入觐归思,恍如有得,取故籍,参考博访,以所思。
·海瑞·《淳安县政事序》
2.
均衡。
恒矢、庳矢
《周礼·夏官·司弓矢》
3.
比较;比拟。
德言容功之四美,服女古,孰我京?
·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
自昔耦,出偏方,盾弄田,罔稽正典,兹之盛,曷
·宋祁·《进〈田颂〉表》
唱酬诗订山集》,花月留西子湖。
·陈文述·《柳如是初访半野堂小像》诗
4.
正;改正。
参见“訂正”。
呀!你看古人,都是些涩哑韵,拗折些他吟得、吟不,待我改咱。
·徐士俊·《络冰丝》
闲与朋徒尊酒文,凡以明裁之辨,沿,而取乎一句一字之美。
·汪师韩·《〈诗学纂闻〉自序》
《引玉集》后记有一页倒印了,相隔太远,无法重订,真是可惜。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
5.
定;约定。
钟万钧,夔所定;良,妙鉴遒订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是不曾素手同月下盟,又不曾偎鬟同向
·孟称舜·《桃花人面》第四出
西华游索挽磴。
·𬸦·《题高价人坐石小像》诗
人是不能够订价钱的啦!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七章
6.
订立;制订。
大官儿又跟日本订了条约。
刘绍棠·《渔火》
再向后退一步,就想订个年谱什么的。
孙犁·《秀露集·〈善室纪年〉序》
7.
钉住;装钉。
木截梅花,石琢排鱼鳞
·朱炎·《筑塘谣》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8.
当;适逢。
遇,曷究远图,仰冀宣,以副瞻
·刘敞·《与纠察宗正待制启》
9.
南朝齐梁间称征赋为“訂”。
成都去新城五百里,路往,悉,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梁书·鄱阳王恢传》
淮北人率户口归国者……赋给田宅,唤
《陈书·宣帝纪》
出雉氅、白鹭缞
《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10.
效法。
夏以禹,以高帝,我以神尧为始祖,夏法
《新唐书·黎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订”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丁”
全部
二字词
  • 制订
  • 订立
  • 订购
  • 签订
  • 拟订
  • 订正
三字词
  • 订书机
  • 合订本
  • 修订本
  • 订终身
  • 订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