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àng
liáng
常用释义
1.
古代指测量(liáng)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 例词
    度量衡
2.
指能容纳或经受的限度。
  • 例词
    饭量
    酒量
    力量
    胆量
  • 例句
    这次探险行动旨在考验我们的胆和意志。
3.
指数量。
  • 例词
    信息量
    降雨量
    产量
  • 例句
    工厂不能一味追求产而不重视产品的质
4.
估计;衡量(liáng)。
  • 例词
    量才录用
    量力而为
    量体裁衣
详细释义
1.
计量物体多少的容器。
亦泛指计量的标准。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书·舜典》
齐旧四量,豆、、釜、。四升豆,各自其四,以登釜,釜十则钟
《左传·昭公三年》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汉书·律历志上》
山(奚山)下操量概,母放女收,刻盈,付之以去。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
〔黄帝〕五量。
《孔子家语·五帝德》
2.
限度;容量。
惟酒量,不及
《论语·乡党》
人忌功名之己,恶宠禄之量。
·陆机·《豪士赋》序
沉沉玉巵酒,量浅难负荷。
·刘子翚·《夜饮》诗
3.
分限;限界。
以日星为纪,月以量。
《礼记·礼运》
4.
气度;气量。
亦指才能。
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南朝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
量大福也大,亦深。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量小福亦小,做不得夫人。
《醒世姻缘传》第九一回
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之中。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古弼谋军经国,有柱石之量。
《北史·古弼张黎等传论》
5.
标准;规格。
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为国俗。
《文子·下德》
未有天下而以天下者,由是也;已有天下而以天下者,舜是也;毁廉求,犯刑利,忘身之死者,跖是也。此二者殆物也,治用民之道也不以此二者量。
《韩非子·忠孝》
乃命司服,具衣裳,文有常,制有小大,度有短,衣服有量。
《吕氏春秋·仲秋》
6.
(或读liáng)衡量;估计。
亦指思虑、考虑。
欲自,其何伤于日月乎?多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
蚍蜉撼大,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诗
你量我不敢去?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
量你也跑不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
上悟,量修城,罢筑堰。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
7.
裁度;测断。
崔湜令,贞为舍人,湜之,为张。曾量事,意出人右,湜美久之。
唐无名氏《玉泉子》
8.
评价;品评。
退之为诗友,近欧阳得梅俞,可比肩孟,故公云“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也。
·陈善·《扪虱新话·欧阳公喜梅圣俞苏子美诗》
9.
数量。
是月也,命工,令百工,之量。
《吕氏春秋·季春》
法和登大笑曰:“量兵。”
《太平广记》卷八二引唐余知古《渚宫旧事·陆法和》
10.
谓布满。
野人之用兵也……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涉血,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泽矢。
《吕氏春秋·期贤》
11.
坑;洼地。
夫水……若有行之,其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似勇;主量必平,似法。
《荀子·宥坐》
12.
哲学范畴,与“质”相对。
“必知各原之成于以太,物之成于各原,而知内外四大,至于六道,一非我,乃乾元至仁之量,是固然矣”。
章炳麟·《菌说》
一切发明,决不是量的增添,必是质的飞跃: 就是创造。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
13.
量词。南朝时一种计量墨的单位。
螺、量、丸、枚。
·段公路·《北户录·米
14.
通“”。量词,犹双。
足下错彩罗縠裘一一量。
三国 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
未知一生量屐。
《晋书·阮孚传》
履一量。
《南齐书·张融传》
15.
通“”。量词。
则门当,要百疋,黄金千量。
《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量”字下部件相同,均为“里”
全部
二字词
  • 质量
  • 较量
  • 力量
  • 重量
  • 胆量
  • 尽量
三字词
  • 度量衡
  • 磁通量
  • 含金量
  • 成交量
  • 排水量
  • 降水量
四字词
  • 量力而行
  • 等量齐观
  • 量入为出
  • 量体裁衣
  • 功德无量
  • 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