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阻塞(sè);防止。
  • 例词
    杜门谢客
    防微杜渐
    杜绝
  • 例句
    我们要采取措施绝作弊现象。
2.
杜梨,落叶乔木,枝上有针刺。果实也叫杜梨,个儿小,味酸。也叫杜树、棠梨
3.
姓。
  • 例句
    我和先生认识好多年了,是非常好的朋友。
详细释义
1.
木名。即杜梨,也叫棠梨。一种野生梨。
参见“杜梨”。
之杜,其叶壻壻
《诗·唐风·杜》
佳辰,言采北山杜。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引赵藜村《鸡鸣埭访友》诗
2.
香草名。杜衡,又名杜若、土卤。
杜,土
《尔雅·释草》
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南朝 梁·沈约·《早发定山》诗
梦转芳杜香,碧江南一江水。
·曹寅·《梦春曲》
3.
冲击。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
《管子·度地》
4.
堵塞;封闭。
杜乃擭,
《书·费誓》
罝百里,迒杜蹊塞。
《文选·张衡〈西京赋〉》
是用杜侥幸,窒奇……苟有利公家,固不为于
·司马光·《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
〔徐某〕煮其鹿,熟而之。二物啖之喜。夜以巨石杜,似恐徐遁。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
5.
断绝;制止。
故古人不求仙,言不怪,杜彼端,守此自然。
·葛洪·《抱朴子·论仙》
中,尚二美人以罪斥出掖庭,公上章引古事戒,杜其入。
·苏舜钦·《太子太保韩公行状》
保勘以杜冒,革冗以除素餐。
《明史·南陵王睦传》
昨日林尚命下海。方杜海物,氄毳拒其珍。
·龚自珍·《乞籴保阳》诗
6.
虚构的;随意臆造的。参见“杜撰”“杜田”。
7.
方言。自己;自家。
前半三世同活鬼苦挣起成家他杜做主张销缴乾净。
《何典》第五回陈得仁评
〔我〕回转头来,看见靠窗角落里还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坐着。青布长衫,杜做布鞋,姜黄的脸色,瞪视的眼神。
叶圣陶·《四三集·招魂》
8.
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冬十月,王师灭唐,其民于杜。
《竹书纪年》卷下
9.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杜”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木”
全部
与“杜”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土”
全部
二字词
  • 杜鹃
  • 杜绝
  • 杜若
  • 杜康
  • 杜丽
  • 杜宇
三字词
  • 杜十娘
  • 杜鹃花
  • 杜鹃血
  • 小李杜
  • 杜秋娘
  • 杜武库
四字词
  • 防微杜渐
  • 杜门谢客
  • 杜渐防微
  • 房谋杜断
  • 杜鹃啼血
  • 杜门却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