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洗头发;泛指洗浴。
  • 例词
    栉风沐雨
    沐浴
2.
蒙受;受润泽(用于褒义)。
  • 例词
    如沐春风
    沐恩
详细释义
1.
洗头发。
亦泛指洗涤。
曲局,薄言沐。
《诗·小雅·采绿》
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其冠,人之情也。
《荀子·不苟》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等也。
·王充·《论衡·讥日》
心覆,且或反常,神之方昏,再三愈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兰泽,含若芳。
《文选·宋玉〈神女赋〉》
山空,雨松如沐。
梁启超·《双涛园读书》诗
2.
芟除。
今吾沐涂之枝,日中尺寸之,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而治生,丁而薄
《管子·轻重戊》
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不用剥沐……曰:“不剥不沐,十年成。”言易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
3.
整治。
参见“沐椁”。
吾度不能久矣。命舁柩堂下沐之曰:“吾藏身此中,佳耳。”
·高启·《魏夫人宋氏墓志铭》
4.
润泽。
宿雪,春不燠沐。
《后汉书·明帝纪》
5.
受润泽。引申为蒙受。
偶出谒礼闱,篇章曾沐皇知。
·段成式·《题商山庙》诗
臣近蒙恩除密副使,已具恳辞,未沐矜
·岳飞·《乞依枢副旧例叙位札子》
我跑到松林里来散步,头上沐着朝阳,脚下濯着清露,冷暖温凉,一样是自然生趣!
郭沫若·《女神·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
6.
指休假。
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
南朝 宋·鲍照·《数诗》
朝建,晚沐卧郊
《文选·沈约〈和谢宣城〉》
7.
米汁。古人常作洗头之用。
自伯之,首如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诗·卫风·伯兮》
妃妾之家,膏沐之得再通,齐义于贵宗,等惠百司。
《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
梁世有人,常以卵白和沐,云使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8.
姓。
弟静
南朝 宋·裴松之·《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沐”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木”
全部
与“沐”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氵”
全部
二字词
  • 沐浴
  • 沐恩
  • 陶沐
  • 浴沐
  • 沐冠
  • 衅沐
三字词
  • 汤沐邑
  • 沐猴冠
  • 干沐浴
  • 犊沐子
  • 沐猴舞
四字词
  • 沐猴而冠
  • 栉风沐雨
  • 沐雨栉风
  • 如沐春风
  • 土龙沐猴
  • 餐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