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
2.
等;辈。
  • 例词
    尔曹
    吾曹
  • 例句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尔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
3.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 例词
    部曹
    功曹
  • 例句
    他曾经几经周折,才当上了典农功
4.
姓。
详细释义
1.
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
亦指诉讼的某一方。
曹也。
《说文·曰部》
微臣半月前,在森殿上,见泾河鬼告陛下救反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陛下,要三曹案。
《西游记》第十回
2.
对;双;组。
亦指相偶;相匹。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
《楚辞·招魂》
若乃州,男女坐,行酒稽留,六博投,相引曹。
《史记·滑稽列传》
弘正幼孤,事融甚分曹射,弘正注矢中。
《新唐书·田弘正传》
分曹日功,若巡扑。
·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
蹇行散余郁,幽坐谁与曹?
·孟郊·《秋怀》诗之十二
古春之主,山孰可曹?
·刘斧·《青琐高议别集·楚王门客》
3.
成群;群集。
亦指群体;众人。参见“曹好”“曹惡”。
周原伯虐,其臣使曹逃。
《左传·昭公十二年》
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
·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
4.
等辈;侪类;同类。
枉辟邪之人退矣,伪诈之曹矣。
《吕氏春秋·知度》
卿曹我俱在域。
《后汉书·班超传》
其言人亦如此,老人乃斯人曹。
·文同·《东丘老人》诗
伯兄字子瑜,每文,冠其曹。
·王韬·《淞隐漫录·华璘姑》
字者,亦此曹意中之意字也。
黄侃·《〈说文〉略说》
5.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吏卒侍大中者曹无过二人。
《墨子·号令》
之生,治一曹之事,旬月能之。
·王充·《论衡·程材》
自大,焚埃略,百曹榛荒,寰服不千户,井邑如墟,豺狼群嗥
《新唐书·郭子仪传》
一曹,受一,手文默然,如流。
·昭梿·《啸亭杂录·裘文达公》
6.
称呼管某事的职官。
古者名官不言曹;始自,名官言曹;吏言曹;卒言侍曹。
《三国志·蜀志·杜琼传》
曹白事,不敢平面
·韩愈·《张君墓志铭》
又使己籍,曹示之,年六十九,官左班殿直。
·苏轼·《东坡志林·陈昱被冥吏误追》
夫教在今日特曹末秩、足重者耳。
·王韬·《瓮牖谈·张广文》
7.
陈旧;腐烂。
物不新曰曹。
·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
身上件衣裳,生底衣服,渐渐底都曹破了。
《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8.
古国名。
西周诸侯国。周武王封弟振铎于曹,称曹叔振铎。建都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区西南),故地在今山东菏泽、定陶、曹县一带。公元前467年为宋所灭。
古西域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为昭武诸国之一。参阅《隋书·西域传·曹国》《新唐书·西域传下》。
9.
通“䄚”。祭猪神。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诗·大雅·公刘》
10.
通“”。遇。
三王者皆矣,不曹不王。
·《战国纵横家书·秦客卿造谓禳侯章》
11.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曹魏
  • 曹干
  • 军曹
  • 三曹
  • 曹娥
  • 曹公
三字词
  • 曹全碑
  • 曹大家
  • 曹国舅
  • 曹洞宗
  • 曹娥碑
  • 曹白鱼
四字词
  • 萧规曹随
  • 曹冲称象
  • 三曹对案
  • 曹丘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