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
嗣
常用释义
1.
动
接续;继承。
例词
嗣位
嗣子
例句
古代新君
嗣
位,经常会面临许多挑战。
2.
名
子孙。
例词
后嗣
例句
古代帝王往往担心没有合适的后
嗣
来继承大统。
他一生积德行善,只为给后
嗣
留下福泽。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继承君位。
帝曰:“格汝舜……汝陟帝位。”舜
让
于德,弗嗣。
《书·舜典》
中
军将军
新安王,
体
自文皇,睿哲天秀,宜入嗣
鸿业
,永
宁
四海。
《南齐书·郁林王纪》
宋襄嗣而子
鱼
退,乃
乱
。
唐
·
柳宗元
·
《六逆论》
2.
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祁奚
请
老,
晋
侯
问
嗣焉。
注
《左传·襄公三年》
宫
车
晏
驾
,
国
嗣未立。
《后汉书·王
闳
传》
历
于宣王,
挟
中
兴复
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
鲁
侯之嗣。
唐
·
柳宗元
·
《封建论》
3.
子孙;后代。
罚
弗及嗣,
赏
延于世。
《书·大禹谟》
无
道之君,偶生
于当乱
之
时
,世
扰
俗
乱
,
灾
害不
绝
,遂以破
国
亡身
灭
嗣,世皆
谓
之
为恶
所致。
汉
·
王充
·
《论衡·治期》
昔
汉
高定
业
,求
乐
毅之嗣。
《晋书·王
浚
传》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唐
·
韩愈
·
《祭十二郎文》
宁绝
嗣,不令送眼流眉者忿
气
人也!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段氏》
伊公公说伊命硬,招不牢子息,怎不绝了他一门的嗣。
叶圣陶
·
《隔膜·一生》
4.
过继。
段日益老,
诸
侄朝夕乞
贷
……段思不能
给
其求,而欲嗣一侄,
则群
侄阻
挠
之。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段氏》
余堂伯父素存公早亡,
无后
,吾父以余嗣焉。
清
·
沈复
·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5.
继承;接续。
太姒嗣徽音,
则
百斯男。
注
《诗·大雅·思齐》
故
东
川有清河之
称
,相嗣不
断
。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清水》
子以
经学
嗣名
师
之
传
而
为后
生之倡者,有年矣。
金
·
王若虚
·
《送吕鹏举赴试序》
6.
次;第二。参见“
嗣歲
”。
7.
随后;后来。
势
利使人争,嗣
还
自相戕。
三国·魏
·
曹操
·
《蒿里行》
后
十
余
年,忠烈果自
领
偏
师
,
战
功甚
伟
,嗣殉
难庐
州。
清
·
陈康祺
·
《郎潜纪闻》卷一
嗣以
汉阳
失利,各敢死
队奋
往前
敌
,抛
掷
炸
弹
,
轰毙
清兵
达
三千人。
郭孝成
·
《湖南光复纪事》第三节
查瑞典商与政府接洽借款之传闻,本年六月间,本会即已注意;嗣经一再调查,知此项传闻,并未成为事实。
茅盾
·
《子夜》十六
8.
通“
司
”。主持;掌管。
所
谓
大
圣
者……若天之嗣,其事不可
识
。
注
《荀子·哀公》
9.
姓。
嗣氏,
卫
嗣君之
后
。
汉
·
应劭
·
《风俗通·佚文·姓氏》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嗣”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司”
全部
伺
词
饲
㟃
祠
呞
柌
泀
詞
鉰
飼
二字词
真嗣
嗣王
王嗣
嗣德
后嗣
皇嗣
三字词
稷嗣君
嗣宗哭
四字词
覆宗绝嗣
罚不及嗣
罪不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