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兵器,横刃,有长柄;泛指武器。
  • 例词
    枕戈待旦
  • 例句
    高考临近,学子们犹如枕待旦的战士,紧张地复习着。
    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出土的长
    战士们在战场上挥舞着,奋勇杀敌。
2.
姓。
详细释义
1.
古代的主要兵器。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又有石戈、玉戈,多为礼仪用具或明器。
亦泛指兵器。
称尔戈,比干,立矛,予其誓。
《书·牧誓》
子犯,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鲁阳战而日暮,援戈麾日,日为却还
·王充·《论衡·对作》
臣子之,宜在枕戈,王前
·熊远·《因灾异上疏》
握兵之,熊罴䝙虎之士,畏懦蹜,莫肯杖戈士卒前行者。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
2.
战争;战乱。
夫文,止戈武。
《左传·宣公十二年》
利害,以申喻
《三国志·吴志·孙传》
林戈未息,海路常
·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九
止戈武,寇勿追。
《花月痕》第四七回
3.
书法右下斜钩。参见“戈脚”。
4.
量词。古代长度单位。
郡之田甲,每甲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一丈二尺五寸。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赋饷》
5.
春秋时国名。
处浇豷于戈。
《左传·襄公四年》
6.
姓。
戈氏,夏时诸也,少康之。其地在宋。子国为氏。
《通志·氏族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戈”字部件相同,均为“弋”
全部
二字词
  • 金戈
  • 兵戈
  • 干戈
  • 倒戈
  • 长戈
  • 戈壁
三字词
  • 戈壁滩
  • 戈什哈
  • 大戈壁
  • 鲁阳戈
  • 达戈纹
  • 戈十贝
四字词
  • 枕戈待旦
  • 金戈铁马
  • 大动干戈
  • 反戈一击
  • 同室操戈
  • 入室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