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liú
常用释义
1.
落叶乔木或灌木,叶狭长,枝条柔韧,花黄绿色,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枝条可用以编织器物。
  • 例句
    河边的杨随风摇曳,令人心情愉悦。
    她将这些蔬果装在了条编的篮子里。
2.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3.
姓。
详细释义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叶子狭长,种子有毛。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
菀彼柳斯,蜩嘒嘒。
《诗·小雅·小弁》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枝硬而起,故;柳枝弱而垂流,故之柳,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
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张渴了喝水,热了坐在柳树底下休息一会。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五
2.
指柳木简。
〔王僧孺〕既为养,亦佣书。至乃集映雪,柳。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3.
指垂柳枝。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
,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梅。
·张先·《宴春台慢》词
桃花如面柳如腰,他生的且自妖
·贯云石·《小梁州》曲
滴滴香嫩如花,细松松纤似柳。
·王仲诚·《粉蝶儿》套曲
4.
代指春。参见“柳風”、“柳信”。
5.
比喻美女。多用以指歌姬、娼妓。
了千花柳,比不如伊。
·柳永·《玉蝴蝶》词之三
醉舞筵,𣨼歌扇,偎柳坐,枕花眠,生来长费头钱
·汤式·《夜行船·送景贤回武林》套曲
花枯柳,如今那要我了?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是花成,柳作行,选来选去,竟出色的奇姿。
《隋唐演义》第二十回
一个多好的手艺人,没有他不会的行当。唯一的缺陷,就是眠花宿柳,把挣得的一点钱全送到八道街走了。
《十月》1983年第4期
6.
聚集。
秋祀柳谷华山,贡两伯之焉。
《尚书大传》卷一下
棺之……其曰柳。柳,聚也,众饰所聚。
《释名·释丧制》
《尚·典》“宅西曰昧谷”,古作“度西曰柳”。柳之言聚也。分命和仲典治西方之政,而收聚百也。
·沈作·《寓简》卷一
7.
古代棺饰和柩车饰的总称。
焉,衣翣柳之材。
《周礼·天官·缝人》
周人置翣
《礼记·檀弓上》
蚕将画柳,何更知春。
·王维·《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歌》之一
据文献记载,上述棺饰中紧贴棺身的绣花棺罩叫做“褚”,中间的编竹叫做“池”,最外层的黄绢棺罩叫做“帷荒”。这一套完整的棺饰,总称“柳”。
纪烈敏等《凤凰山一六七号墓所见汉初地主阶级丧葬礼俗》
8.
丧车。亦为车的通称。
参见“柳車”。
〔周氏〕季布,衣褐衣,置广中。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9.
见“柳柳驚”。
10.
量词。绺,束。多用于须、发、线等。
相公身立着一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白面皮,三柳髭
《水浒传》第二八回
的我鹤顶红,剪一柳青丝儿来呵,你海东红我理
《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
11.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三宿。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礼记·月令》
嚅谓之柳。柳,火也。
《尔雅·释天》
季夏之月,日在柳。
《吕氏春秋·季夏》
柳八星,天之宰也,主尚食,和滋味,又主雷雨。
《晋书·天文志上》
有千疋,各有一。怎生打扮……各掿伏手器,正按南方井、鬼、柳、星、、翼、
《水浒传》第八八回
12.
古代五声中“羽”的别名。
之重,商之敏,角征谓之迭,羽之柳。
《尔雅·释乐》
13.
古地名。
春秋时周室之邑,后为晋所侵。故址在今山西省乡宁县一带。
冬,晋赵穿帅师侵柳。柳者何?天子之邑也。
《公羊传·宣公元年》
春秋鲁地。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东。
展禽邑。
·罗泌·《路史·国名纪戊·柳》
14.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柳”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卯”
全部
二字词
  • 柳树
  • 垂柳
  • 柳枝
  • 柳叶
  • 相柳
  • 柳青
三字词
  • 水曲柳
  • 柳叶刀
  • 柳下惠
  • 细柳营
  • 柳叶眉
  • 柳三变
四字词
  • 柳暗花明
  • 花红柳绿
  • 柳绿花红
  • 杨柳依依
  • 颜筋柳骨
  • 残花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