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谁。
  • 例句
    古人云:人非圣贤,能无过?
2.
哪个(表示选择)。
  • 例句
    我和他对你来说重?
3.
什么。
  • 例句
    是可忍,不可忍?
详细释义
1.
“熟”的古字。
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宰夫胹熊蹯不孰。
《左传·宣公二年》
孰食者操酱齐
《礼记·曲礼上》
四酎并孰,不歰嗌只。
《楚辞·大招》
庄稼、瓜果等生长成熟。
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
《礼记·乐记》
橘夏孰。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后与妻子之蒙山,肆力耕。禾黍孰,人有之者,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名。
《后汉书·承宫传》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妇节而天地和,而五孰,衣服而肌和。
《墨子·辞过》
不和不能岁谷不孰不能
《史记·日者列传》
其秋大孰,百姓足,流冗皆
《后汉书·曹褒传》
审慎;周密谨慎。
事欲孰而用欲泰。
《荀子·议兵》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及。
《吕氏春秋·慎行》
臣稽之天地,之往古,案之当时,日夜念此至孰也。
·贾谊·《新书·数宁》
纯熟;精熟。
齐给便敏而无类能旁魄而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曲直,以期意,是役夫之知也。
《荀子·性恶》
俄拜秘书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析申孰,必本源。
《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程度深,指事物发展到最终的阶段或相当的程度。
方今内多嬖,外任小臣,上下怨,𬤎哗盈路,是以灾异屡见,前。今,可孰矣。
《后汉书·杨震传》
专势,侵逼公卿,略吏民,孰罪深。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
2.
疑问代词。
谁。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而伍之,孰,我其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家之大,微朕孰当统之?
《汉书·王莽传上》
嗟我庶,荼苦孰蠲。既加斧罹凶年。
·何景明·《皇告》诗
请问晋人的清谈,谁为为之?孰令致之?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什么。
八佾舞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今之,天下之害孰大?
《墨子·兼爱下》
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菑孰大焉!
《史记·文帝本纪》
人之道,孰有大于弑君者。
·王若虚·《五经辨惑》
哪个;哪些。表示选择。
回也孰愈?
《论语·公冶长》
物一,孰短孰
《庄子·秋水》
身孰也?得失孰也?荣与辱孰珍也?
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
孰得孰失,自思之。
《太平天·天条书》
亦希别择简洁之本,自加删存,指定孰则应留,孰则应去。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怎么。
曾不知夏之丘兮,孰两东门之可
《楚辞·九章·哀郢》
万变其情兮,孰虚之可
《悲回风》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孰”字左部件相同,均为“享”
全部
二字词
  • 孰湖
  • 孰知
  • 成孰
  • 精孰
  • 孰复
  • 生孰
四字词
  • 孰轻孰重
  • 孰是孰非
  • 孰能无过
  • 孰能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