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反应快;灵活。
  • 例词
    敏感
    敏锐
    敏捷
    灵敏
  • 例句
    他的直觉十分锐,任何罪犯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2.
聪明。
  • 例词
    聪敏
  • 例句
    这个聪机智的女孩,十分灵活地躲开了人贩子的追踪。
3.
努力。
  • 例词
    敏行不怠
详细释义
1.
疾速;敏捷。
不怒,夫克敏。
《诗·小雅·甫田》
唯士衡思,理新文敏。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元用,欲矜其敏,取之。不能之,凡十四字。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2.
通达;聪慧。
有君不,有臣不敏。
《左传·襄公十四年》
王莽之,勃海尹方年二十一,友,性智敏,明
·王充·《论衡·实知》
子厚少精敏,不通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世有研究此制之良否,为诚意之论难者,著者不敏,敬受教。
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
3.
勤勉。
人道敏政,地道敏
《礼记·中庸》
胡泰然子,自十余岁,能文,思致超越,而不倦,未知其止也。
··《胡名说》
言人道可以敏政之理,而未及夫所以敏之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四》
4.
审慎;庄敬。
侯同盟,死赴以名,也。赴以名,之,不然否,辟不敏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其〕乃正冠帔,而拜于庭,以不敏。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5.
才能。
暴其发肤其四支之敏,以田野。
《国语·齐语》
6.
通“”。
参见“敏惜”。
哀敏痛心,奈何奈何!
·王羲之·《杂帖》
7.
通“”。足大趾。
履帝武敏,歆。
《诗·大雅·生民》
8.
姓。明有御史敏生。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敏感
  • 敏锐
  • 锐敏
  • 敏捷
  • 灵敏
  • 机敏
三字词
  • 灵敏度
  • 士敏土
  • 谢不敏
四字词
  • 敬谢不敏
  • 敏而好学
  • 讷言敏行
  • 才思敏捷
  • 神经过敏
  • 身手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