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g
yáng
常用释义
1.
详细。
  • 反义
  • 例词
    详尽
    详略
    详情
    详谈
  • 例句
    这部小说尽地描绘了当年北京城的社会面貌。
2.
说明;细说。
  • 例词
    内详
3.
(事情)清楚。
  • 例句
    这个墓葬的主人身份不,需要考古学家进一步考证。
4.
姓。
详细释义
1.
审慎。
视听,罔以言改厥度。
《书·蔡仲之命》
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沈而不
《文选·宋玉〈神女赋〉》
2.
审察;审理。
参见“詳斷”、“詳決”。
且宿,兵甲寡弱,陛下何所用;而一旦如此,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殆不,宜
《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
例,六也;子兵书术数方伎四略,皆子也。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3.
揣摩;推断。
素梅听见中之意,分明得是打他的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小生]但凡占卜之事,拘不得多,章取,只取他了……[生笑介]得有理。
·李渔·《蜃中楼·耳卜》
她说今年新年她去大士庙里求过一签,详起那签文来,我们要抱外孙也不会太迟。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三
4.
繁多;周详。
本在上,末在下;要在主,臣。
《庄子·天道》
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荀子·非相》
今之君子不然,其人也,其待己也廉。,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韩愈·《原毁》
若夫著述之,切宜留意: 宜洁净,宜平而明,而不漏,而不支不
·陈澧·《与王峻之书》
5.
细说;细述。
中冓之言,不可也。
《诗·鄘风·墙有茨》
皆前世所不至,《山》所未,莫不土,其珍怪焉。
《后汉书·西域传》
前函,兹不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
6.
了解;知悉。
自君别我,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又非君所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先生不知何人也,亦不其姓字。
·陶潜·《五柳先生传》
,案自天子至于百官,不佩刀……近代以木,未所起。
《隋书·礼仪志七》
7.
详情;细节。
不可得也。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尝闻也。
《孟子·万章下》
访其根因来历,往往能道本末之
·陈天祥·《论卢世荣奸邪状》
野草书屋系二三青年所办,我不知其详。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8.
祷祝。
参见“詳星拜斗”。
是夏至日往彼朝未反也。
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
9.
平正;公平。
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刑戮甚不,奈何而忽!
《汉书·食货志下》
10.
旧时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请示报告曰“詳”。
亦指此类上报的文书。
百官静事无径
《淮南子·时则训》
知府里详上去,道了。
《红楼梦》第九一回
打死洋人之事不准上
《文明小史》第三回
的是打家劫勘完的这个是犯界茶取定的公事正咱一地方。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
11.
通“”。
吉祥。
“不能退,不能遂”,不也。
《易·大壮》
和顺。
德、刑、、信,之器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善。
是以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要其人而不要其土,告不赦,不。吾以不道民,及吾身,何日之有?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完美。
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
《荀子·成相》
12.
通“”。
道也者,通乎上,无穷生。
《管子·宙合》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详”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羊”
全部
二字词
  • 周详
  • 安详
  • 端详
  • 详尽
  • 详情
  • 详细
三字词
  • 如详缴
  • 详定官
  • 详刑寺
四字词
  • 耳熟能详
  • 语焉不详
  • 不厌其详
  • 愿闻其详
  • 详情度理
  • 不知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