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
泓
常用释义
1.
形
水深广的样子。
2.
量
用于清水,相当于“
道
、
片
”。
例词
一泓清泉
一泓碧水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水深广貌。
1
亦指水变得深广。
极
泓量而海
运
,
状
滔天以淼茫。
晋
·
郭璞
·
《江赋》
凡
临县
者,孰不欲得佳研。每研必得珍石,
则龙
尾溪
当
泓
为鲸
海不
给
也。
宋
·
何
䓕
·
《春渚纪闻·龙尾溪研不畏尘垢》
2.
潭;深水。
晚
来
横吹好,泓下亦
龙
吟。
唐
·
杜甫
·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
留
斩
泓下蛟,莫
试
街中狗。
唐
·
元稹
·
《说剑》诗
峡
畔有泉自石中出,
汇为
泓,
盘涡转毂
以下,是第二
关
也。
明
·
王士性
·
《五岳游草·华游记》
3.
清澈貌。参见“
泓然
”。
4.
流动。
万
泉所争泓,原
岭
踞其最。
清
·
魏源
·
《岱麓诸谷诗·岱谷原岭山汶源》
5.
量词。用于清水,相当于“片”“道”。
遥望
齐
州九
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
泻
。
唐
·
李贺
·
《梦天》诗
吐蕃、朵甘思西鄙方七八十里,有泉百
余
泓。
明
·
宋濂
·
《治河议》
春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
刘白羽
·
《长江三日》
6.
指陶泓。虚托的人名,作为砚池的别称。
1
参见“泓穎”。
贵价
市珍煤,
风
前
试
寒泓。
宋
·
文同
·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诗
7.
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
宋公及楚人
战于
泓,宋
师败绩
。
注
《春秋·僖公二十二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泓碧
陶泓
石泓
泓颖
寒泓
泓澈
四字词
一泓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