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仔细(看或听)。
  • 例词
    谛观
    谛视
    谛听
2.
佛教指真正的佛理;泛指道理、意义。
  • 例词
    妙谛
    真谛
详细释义
1.
注意;细察。
毫末者,不天地之大。
《关尹子·九药》
王之事,必先于谋虑,而考之蓍󰍍。
·刘向·《说苑·权谋》
又或夜静月明,梢人有物若巨木,偃卧沙,方惊谛则倏然入水。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
2.
仔细。参见“諦視”、“諦聽”。
3.
确凿;确实。
范子曰:“夫八也,如宿之登,其明也。”
·袁康·《越绝书·外传枕中》
丹禁微,咫尺谛闻
·黄庭坚·《下水船》词
省尺浙尺同,也。
王国维·《宋三司布帛尺摹本跋》
4.
领悟。
若心不在而强讽诵耳而不谛于心。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
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5.
佛教语。梵文Satya的意译。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亦泛指道理。
莫非第一义谛,悉是上法
南朝·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
谛间,心到空王外。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
我有第一,不落文字中。
·龚自珍·《戒诗》之五
此二者文章之真舌之能事。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6.
同“”。
姬孔作述,上溯煌,下赅谣俗,旁及夷野,标准乎莫尚矣。
黄人·《〈清文汇〉序》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谛”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帝”
全部
二字词
  • 谛听
  • 四谛
  • 揭谛
  • 真谛
  • 三谛
  • 俗谛
三字词
  • 四圣谛
  • 一实谛
  • 安立谛
  • 世谛体
四字词
  • 凝神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