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
检
常用释义
1.
动
查。
例词
检查
检验
检阅
例句
刘师傅正在挨个
检
查汽车的每一个部件。
2.
动
限制;约束。
例词
检点
检束
例句
我们在公共场合应
检
束自己的言行。
3.
旧同“
捡
”。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封缄。古书以竹木简为之,书成,穿以皮条或丝绳,于绳结处封泥,在泥上钤印,谓之检。
简
札
检
署
椠牍
家。
注
《急就篇》卷三
〔袁
绍
〕每有所下,
辄皂
囊施
检
,文
称诏书
。
《后汉书·公孙瓒传》
自拂
烟
霞安
笔
格,
独开
封
检试
砂
床
。
唐
·
陆龟蒙
·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
2.
法式;法度。
礼
者,人主之所以
为群
臣寸尺
寻
丈
检
式也。
注
《荀子·儒效》
譬
诸
音
乐
,曲度
虽
均,
节
奏同
检
。
注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
世之所
谓
君子者,惟法是修,惟
礼
是克,手
执
圭璧,足履
绳
墨,行
愿为
目前
检
,言
愿为无穷则
。
宋
·
苏轼
·
《东坡志林》卷八
3.
品行;操行。
朗少
时虽
涉
猎
文
学
,然不治素
检
,以吏能
见称
。
《三国志·蜀志·向朗传》
学
者以老
庄为
宗而黜“六
经
”,
谈
者以虚
荡为
辨而
贱
名
检
。
《晋书·孝愍帝纪论》
4.
约束;限制。
与
人不求
备
,
检
身若不及。
注
《书·伊训》
逮至清世,
则复
入
于矫
枉
过
正之
检
。
《后汉书·仲长统传》
县职
如
长缨
,
终
日
检
我身。
唐
·
王昌龄
·
《送韦十二兵曹》诗
安丘某生,通卜筮之
术
,其
为
人邪
荡
不
检
,每有
钻
穴
逾
隙之行,
则
卜之。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果报》
5.
考查;察验。
均官有以考
检
厥
实
,用其本
贾
取之,毋令折
钱
。
《汉书·食货志下》
〔荀恁〕
对
曰:“先帝秉德以惠下,故臣可得不
来
。
骠骑执
法以
检
下,故臣不敢不至。”
注
《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有人
检陆
法言《切
韵
》,
见
其音字,遂云:“此吴
儿
直是翻字太辟。”不知法言是河南
陆
,非吴郡也。
宋
·
王谠
·
《唐语林·补遗四》
任
气语
少一句,任足路
让
一步,任
笔
文
检
一番。
清
·
朱锡绶
·
《幽梦续影》
6.
甲,草木萌芽时所带的种皮。
灵
芝紫
检参
差
长
,仙桂丹花重
叠开
。
注
唐
·
骆宾王
·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
7.
匦函。
玺
也而更
为宝
,
匦
也而更
为检
。
宋
·
王应麟
·
《困学纪闻·杂识》
庚申,改
匦
院
为
登
闻检
院,
东
延恩
匦为
崇仁
检
,南招
谏匦为
思
谏检
,西申
冤匦为
申明
检
,北通玄
匦为
招
贤检
。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雍熙元年》
8.
文书底稿。
状检
,瀛王
亲笔
,甚有改
窜
勾抹
处
。
宋
·
沈括
·
《梦溪笔谈·故事一》
凡公家文
书
之槁,中
书谓
之“草”,
枢
密院
谓
之“底”,三司
谓
之“
检
”。
宋
·
宋敏求
·
《春明退朝录》卷下
9.
拣;挑选。
次第
寻书
札,呼
儿检赠诗
。
唐
·
杜甫
·
《哭李常侍峄》诗之二
说
着,取
过
一叠
报纸来
,
检
出一
张
《
沪报
》
给
我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到第二天的午后,迎面遇见了几条岔路,他们决不定走那一条路近,便检了一个对面走来的老头子,很和气的去问他。
鲁迅
·
《故事新编·采薇》
10.
拾取。
蛤蚧
为
人得,即自
啮
其尾。以月首上寅可
检
,以是日交也。
清
·
方以智
·
《物理小识·蛤蚧》
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
鲁迅
·
《呐喊·故乡》
看护们匆匆的检起地上的白衣,扔入筐内。
冰心
·
《分》
11.
齐比;等同。
北郭有掘
阙
得者,此
检数
百里之地也。
注
《管子·山权数》
12.
姓。汉代有检其明。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检”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佥”
全部
俭
险
捡
验
猃
崄
殓
脸
睑
裣
硷
二字词
检测
检验
检阅
检查
检修
检举
三字词
不检点
检察长
检察官
检查员
检察员
都检点
四字词
荡检逾闲
逾闲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