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黎
常用释义
1.
形
众多。
例词
黎民百姓
黎庶
例句
他执政时期,十分关注
黎
民百姓的切身利益。
2.
动
接近。
例词
黎明
例句
黎
明时分,山林里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
3.
形
黑。
例词
黎黑
4.
名
详见[
黎族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众,众多。
民靡有黎,具
祸
以
烬
。
注
《诗·大雅·桑柔》
2.
黎民,民众。
群
黎百姓,
遍为尔
德。
注
《诗·小雅·天保》
惠
遗
黎非小
补
兮,嗣嘉
谷于
秋成。
明
·
潘桂
·
《瑞石赋》
坟
荒草
陈
血色新,三楚
遗
黎
长饮恸
。
谢觉哉
·
《感旧》诗
3.
黑色。后作“黧”。
厥土青黎。
注
《书·禹贡》
4.
迟缓,缓慢。
黎收而拜,曲度究
毕
。
注
《文选·傅毅〈舞赋〉》
5.
比及;及至。参见“
黎明
”。
6.
古高辛氏、颛顼氏的火官。即火神,亦谓阴官。
乃命重黎
绝
地天通。
注
《书·吕刑》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
属
神,命火正黎司地以
属
民。
注
《汉书·郊祀志上》
流目眺夫衡阿兮,
睹
有黎之圮
坟
。
注
《文选·张衡〈思玄赋〉》
7.
通“
藜
”。
1
参见“
黎杖
”。
飘风
暴雨
总
至,黎莠蓬蒿
并兴
。
《淮南子·时则训》
8.
通“
梨
”。
夫妻相
为隐
乎?《
传
》曰:“曾去妻,黎蒸不熟。”
汉
·
班固
·
《白虎通·谏诤》
或
赍
黎
枣饼饵
,人人
赠
别。
注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名实》
9.
通“
犂
”。参见“
黎然
”。
10.
古国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境。
西伯既戡黎。
注
《书·西伯戡黎》
乘其命
赐
彤弧黄
钺
之威,用
讨韦
、
顾
、黎、崇之不恪。
注
《文选·班固〈典引〉》
11.
古地名。黎阳的简称。汉置县,属魏郡。
赵
以公子郚
为质于
秦,而
请
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
蔺
、
离
石、祁
于赵
。
《战国策·赵策三》
黎
阳为汉
魏郡
属县
,有黎
阳
山,故城在今河南
浚县
西南。此
则尧后
之黎,非“戡黎”之黎,恐
后
人
误
以
为
一,故附及之。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
12.
中国少数民族名。多居于海南省。
其服
属
州
县
者
为
熟黎,其居山洞
无
征徭者
为
生黎。
《宋史·蛮夷传三·黎洞》
黎僚本吾民,
抚绥
在方面。
元
·
揭
徯
斯
·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诗
黎多符王二姓,非此二姓
为长
,黎
则
不服。
清
·
李调元
·
《南越笔记·黎人》
13.
指黎母山。
及兵占城,
转
粟黎儋,
归
佐皇子,致
讨
日南。
元
·
姚燧
·
《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
14.
姓。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黎人
黎民
黎明
黎族
昌黎
重黎
三字词
阿阇黎
韩昌黎
诃黎勒
巴黎子
黎母山
黎檬子
四字词
黎民百姓
黎丘丈人
黎庶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