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
蒿
hāo
gǎo
常用释义
1.
名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开小花,有某种特殊气味。常见的有茼(tóng)蒿、青蒿、艾蒿等。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入药或驱蚊。通称蒿子。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蒿草。
呦呦鹿
鸣
,食野之蒿。
注
《诗·小雅·鹿鸣》
涧
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
唐
·
韩愈
·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诗
蒿可长得不低,哪一片地也能藏住人。
赵树理
·
《地板》
2.
气蒸发貌。
其
气发扬于
上
为
昭明,
熏
蒿
凄怆
。
注
《礼记·祭义》
3.
忧烦;忧虑不安。参见“
蒿然
”。
4.
通“
耗
”。消耗。
若
敛
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
乐
而有
远
心,其
为恶
也甚矣。
注
《国语·楚语上》
5.
通“
𥉑
”。参见“
蒿目
”。
6.
用同“
薅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蒿”字下部件相同,均为“高”
全部
嵩
篙
翯
暠
二字词
蒿草
白蒿
蒿子
黄蒿
艾蒿
茼蒿
三字词
茵陈蒿
黄花蒿
马薪蒿
四字词
蒿目时艰
焄蒿凄怆
门生蓬蒿
蓬蒿没人
蓬蒿满宅
蒿兰同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