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肢体或物体的一部分)舒展或延长。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伸缩
  • 例句
    手想要去书架上拿心爱的小花瓶。
2.
姓。
详细释义
1.
伸开;挺直。
亦指弄直;使直。
度也,可卷而伸也。
《淮南子·论训》
伸,卑弱柔和如蒲
《淮南子·论训》
犹将起躄,瞽披望之也。
·枚乘·《七发》
天下愚夫愚莫不疾首痛心,得伸锄奋梃以致死于敌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
传语:“力能索梁易柱。”言其多力也。
·王充·《论衡·语增》
2.
扩展;扩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引而伸之,触类之,天下之能事矣。
《易·辞上》
是王不用甲,不伸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能矣。
《战国策·秦策四》
3.
展现;抒。
此大,汩没一朝伸。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已到雅素,并敕立祠,以伸曩怀
《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
4.
尽;竭尽。
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
《管子·七臣七主》
曹操亦伸而待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金,下马银
《三国志平话》卷中
5.
使事物不被歪曲;情理得直。
曰:“此小事,何必?”曰:“小事尚不得伸,况大事乎?”
《宋史·韩绛传》
6.
申述;陈述;表白。
风气者,阴阳者也,者必病,故鬼神以伸之也。
《淮南子·论训》
,役夫敢伸恨?
·杜甫·《兵车行》
源殊派适从,索探微,宜伸确论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7.
和乐貌。参见“伸伸”。
8.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伸”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申”
全部
与“伸”字左部件相同,均为“亻”
全部
二字词
  • 伸展
  • 延伸
  • 屈伸
  • 伸腰
  • 探伸
  • 伸直
三字词
  • 伸舌头
  • 伸懒腰
  • 伸手派
  • 一伸腿
  • 伸脚睡
  • 直伸伸
四字词
  • 能屈能伸
  • 伸头缩颈
  • 伸大拇哥
  • 昂首伸眉
  • 仰首伸眉
  • 以屈求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