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mín
常用释义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 例词
    甲骨文
    中文
    英文
    盲文
2.
文章,用文字写成的有条理的篇章。
  • 例词
    应用文
    散文
    文集
    作文
  • 例句
    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抓住中心,切忌跑题。
3.
文言,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
  • 例词
    文白夹杂
    半文半白
4.
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 例词
    文化
    文明
  • 例句
    从他的谈吐能看出来他有较高的化水平。
5.
文科,人文社会科学。
  • 例句
    他是学科的,我是学工科的,我们经常在一起学习。
6.
旧指礼节仪式。
  • 例词
    繁文缛节
    虚文
7.
非军事的。
  • 反义
  • 例词
    文武双全
    文官
    文职
8.
温和;不猛烈。
  • 例词
    文火
    文静
    文弱
    文雅
  • 例句
    她性格比较静,不喜欢吵吵闹闹。
9.
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某些规律性的现象。
  • 例词
    人文
    水文
    天文
10.
在身上或脸上刺、画花纹或文字。
  • 例词
    文身
    文眉
11.
花纹;纹理。
  • 例词
    文采
12.
掩饰。
  • 例词
    文过饰非
13.
用于旧时的铜钱(铜钱的一面铸有文字)。
  • 例词
    分文不取
    一文不值
14.
姓。
详细释义
1.
彩色交错。亦指彩色交错的图形。
物相,故曰文。
《易·辞下》
五色成文而不
《礼记·乐记》
色成彩之文,一色昭著之章。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二》
2.
纹理;花纹。
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左传·隐公元年》
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圜之,其文
《史记·平书》
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
背上名为万年字,胸前作七星文。
·李峤·《宝剑篇》
3.
字;文字。
文皿虫为蛊
《左传·昭公元年》
我玄元皇帝著《道德》五千文,明乎真宗,致妙用。
·张九龄·《敕岁初处分》
〔香港〕堂中生徒,并汉文而不能通焉。
梁启超·《爱国论》
4.
谓刺画文字或花纹。
僧之徒所以经于石,文碑,欲相与为不朽
·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文正公言:“契丹之法……民为盗者,一犯文其腕为贼字,再犯文其臂,三犯文其肘,四犯文其肩,五犯则斩。”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高俅这贼坑陷了我,文了面。
《水浒传》第十一回
5.
文章。
南北朝时,专指韵文。与散文相对。
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汉书·贾谊传》
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
夫文者,言乎志者也。
·王安石·《上张太博书》之一
例如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
太祖延之:“卿有卿?”曰:“竣得臣得臣文。”
《宋书·颜竣传》
今之常言,有文有,以为无韵也,有者文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6.
撰写文章。
使卿、桓君山、子作吏,所不能盈,文所不能成句,武帝何、成帝何欲?
·王充·《论衡·佚文》
其一碑,僧之徒思得名人文其事以自广
·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四代字公弼……俾予文之。
·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
麻知畴与之善,使子和论说,因文之。
·刘祁·《归潜志》卷六
7.
文辞;词句。
亦指文字记载。
若是而不而不悛,物以行之。
《国语·楚语上》
吾言《春秋》之情,而子其文,不亦外乎?
·柳宗元·《非〈国语〉上·荀息》
古之作史者,辩于物,析事,慎文。
·恽敬·《读〈张耳陈列传〉》
角”之,莫究其始,《》及累朝典故,并无其文。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
已怪妄,此事况文。
·欧阳修·《仙草》诗
8.
文才;才华。
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谈国之政,亦甚有文。
·刘向·《列女传·齐孤逐女》
其老,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
·韩愈·《石鼎联句》序
蔡卞妻,亦安石女,有文。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三相女》
且共,少小秀而文。
·刘长卿·《哭魏兼遂》诗
公之子男四人……皆好而文。
·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
9.
有文彩,华丽。与“”或“”相对。
君子而已矣,何以文
《论语·颜渊》
我性本朴直,理安得文。
·姚合·《寄旧山隐者》诗
《李光弼》云,史思明攻太原,使卒于城下仰而侮。光弼令穿地道擒之。新史改“隧地”,固而文,然“隧”字作得暗地道否?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
仓务要宏敞固,可垂百年。藏之计宁广宁质毋文。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五
10.
柔和;不猛烈。
参见“文火”。
天事武,地事文。
《国语·楚语下》
又九之丹者,封之以土,金中糠火,先文武。
·葛洪·《抱朴子·金丹》
11.
指锦绣等织物。
厥篚文。
《书·禹贡》
被文服而不奇些。
《楚辞·招魂》
12.
指礼乐制度。
亦指礼节仪式。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论语·子罕》
朝九之制,法周之文。
·韩愈·《请迁玄宗庙议》
孝元酌前文,一旦悉除去。
·苏舜钦·《感兴》诗之一
孔子称尧舜“焕乎其有文章”,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车舆衣服宫室食嫁取祭之分,之文;八风从律,百度得之章。
章炳麟·《文学总略》
故至,情文俱;其次,情文代
《荀子·礼论》
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
《史记·高祖本纪论》
俗〕祭之备实寡。
《汉书·地理志下》
13.
指鼓乐。
亦泛指曲调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
《礼记·乐记》
者,文合者也。
《礼记·乐记》
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荀子·乐论》
14.
指表现形式;外表。
屈伸俯仰兆舒疾,之文也……升降上下周之文也。
《礼记·乐记》
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武》《汋》《桓》《》《象》,是君子之所以为諽诡其所喜之文也。
《荀子·礼论》
赏罚于实,不用名;愚在于质,不在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
15.
法令条文。
有不祭修意,有不祀修言,有不享修文。
《国语·周语上》
与赵禹共定律令,在深文,拘守之吏。
《汉书·张汤传》
行部至邓县二吏犯法,一赃贿,一舞文。
《旧唐书·柳公绰传》
希望沽激,深致其文,枷掠妓人,所不至。
·苏舜钦·《与欧阳公书》
今欲更新百度,必自通上下之情始。欲通上下之情,当复古意,西法,重乡权矣。然亦有二焉,一曰其不能任事,二曰此舞文也。
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
1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天文;地文;水文。
17.
文治;文事;文职。与“”相对。
自商,至于,乃偃武修文。
《书·武成》
武不可,文不可匿。
《国语·周语中》
官分文武,惟王之二也。
《尉缭子·原官》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文被明章,武畯功。
·韩愈·《曹成王碑》
18.
美;善。
礼减,以进为文;盈而反,以反文。
《礼记·乐记》
故期命辨也者,用之大文也。
《荀子·正名》
文言多,行寡。
《韩非子·说疑》
19.
文德。
亦谓有文德。
夫敬,文之恭也。
《国语·周语下》
夫是之至文。
《荀子·不苟》
允文文王,克
《诗·周颂·武》
20.
文言的省称。与“白话”相对。如:半文半白。参见“文白”。
21.
指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相对。参见“文科”。
22.
谥号。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勤曰文,慈惠民曰文,愍民惠曰文,民爵位曰文。
《逸周书·谥法》
法曰:“忠信人曰文,平易不懈曰。”
《旧唐书·杨绾传》
23.
指周文王。
至于文武,大王之
《诗·鲁颂·𮤲宫》
思丁文兮明哲,哀平差兮迷愚。
·王逸·《九思·逢尤》
仲尼之徒道桓文之事者。
《孟子·梁惠王上》
秦之士不可以桓文之制,桓文之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
《荀子·议兵》
24.
金属钱币的正面。
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人面。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夫人面。
《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宋明以前,为币惟黄金及。而《汉书·西域》罽、安息、诸国,皆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面,或文王面,幕夫人面。
·魏源·《军储篇》一
25.
量词。
钱币的单位。南北朝以来称钱一枚为一文。
可以二十八文埋宅四角,可以免
《宋书·徐羡之传》
柴合收四千八百文。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
每斤加收二文以充脚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
人那他分,搜索他搭膊中,恰好是十五贯钱,一文也不多,一文也不少。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甚么奖呵,我一文钱也没有到手呀!
沙汀·《丁跛公》
纺织物的单位。
凡先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一扶,五扶一首,五首成一文。
《后汉书·舆服志下》
26.
姓。
文氏,周文王支,以谥为氏,越大夫文
《通志·氏族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27.
修饰;文饰。
大夫以鱼须文竹。
《礼记·玉藻》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
《论语·宪问》
文之以采章,昭之以雅。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
大都皆有才,以文其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28.
掩饰;粉饰。
小人之也必文。
《论语·子张》
祥符,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告者万数
·王安石·《芝阁记》
然吾自古之主佞臣,他未遑,而独于芝也远采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太平,然是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未其然也。
·戴名世·《芝石记》
居于二十世纪的今日,何若定要学那以艰深文浅陋的扬雄呢?
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
29.
通“”。乱。
王肇,祀于新邑,咸秩文。
《书·洛诰》
30.
通“”。不明貌。参见“文文莫莫”、“文文墨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文静
  • 文明
  • 文雅
  • 文化
  • 文献
  • 文艺
三字词
  • 文言文
  • 文绉绉
  • 甲骨文
  • 文曲星
  • 千字文
  • 回文诗
四字词
  • 温文尔雅
  • 文房四宝
  • 繁文缛节
  • 文过饰非
  • 咬文嚼字
  • 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