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mào
常用释义
1.
古代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
详细释义
1.
古代用牦牛尾做竿饰的旗子。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诗·鄘风·干旄》
弧旌枉矢,虹旃旄。
·张衡·《西京赋》
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行。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
2.
牦牛尾。
亦泛指尾。参见“旄端”。
王左杖黄,右秉白旄以麾。
《书·牧誓》
西海有皮革文旄焉。
《荀子·王制》
淮海维扬州……金三品,瑶、琨、竹箭,齿、革、羽、旄。
《史记·夏本纪》
3.
牦牛。
旄,以牛尾注旗竿,故此旗旄,因而谓牦牛尾曰旄,谓牦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
《说文·部》清段玉裁注
兽则𤛑旄貘牦,沈牛麈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
见“旄丘”。
5.
星名。参见“旄星”“旄頭”。
6.
通“”。毛发。
之以庆赏之以刑除其旄。
《管子·小匡》
7.
通“”。俊杰。
乂英旄,列襟袍。
《古文苑·枚乘〈柳赋〉》
8.
通“”。参见“旄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旄牛
  • 旄舞
  • 节旄
  • 英旄
  • 骍旄
  • 旄山
四字词
  • 白旄黄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