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shé
zhē
常用释义
1.
断;弄断。
  • 例词
    折断
    骨折
  • 例句
    公园的这个警示牌上写着禁止攀花木。
2.
幼年死亡。
  • 例词
    夭折
3.
折扣,买卖货物时,在标价的基础上按成数降价出售,减到原价的几成叫几折。
  • 例词
    打折
    对折
    八折
4.
弯;弯曲。
  • 例词
    一波三折
    曲折
    周折
5.
返回;改变方向。
  • 例词
    折射
    转折
  • 例句
    他走到半路想起来有东西没拿,又回来了。
6.
折叠,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使同另一部分紧贴在一起。
  • 例词
    折尺
    折扇
    折纸
7.
挫败;损失。
  • 例词
    百折不挠
    损兵折将
    挫折
    折寿
8.
折合,按一定比价或单位换算。
  • 例词
    折账
    折算
    折价
9.
抵换。
  • 例词
    将功折罪
10.
折子,用纸一正一反折叠而成的小册子。
  • 例词
    存折
    奏折
11.
元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每本多为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
12.
心服。
  • 例词
    心折
    折服
13.
汉字的笔画,形状是“乛、”等。
详细释义
1.
折断;摘取。
亦指折断之物。
仲子兮,无逾我里,折我树耜
《诗·郑风·将仲子》
折其所思。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断开青天。
·韩愈·《利剑》诗
折一枝梨花,插在那扇子上。
·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
他现在从一卜树上折了根柳枝,拄起来走。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
王良,爬起便拾一根折木椽打王俊。
《型世言》第二回
2.
曲折;弯。
河九折注海,而流不者,昆也。
《淮南子·览冥》
横流逆折,转腾漂洌。
·司马相如·《子虚赋》
岷峨,天,江西百折。
·韩守益·《苏武慢·江亭远眺》词
走百曲呀,绕千折。
郭小川·《昆仑行》诗之三
3.
反转;改变方向。
她迎上前去招呼了琴……同她们一道折回来。
巴金·《春》一
老九快步走着,穿过桑园,折向南边的河沿。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4.
折服。
威折里,德致八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折之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
力排之,能折其口而不能其心也。
·王若虚·《李仲和墓碣铭》
伊和女伴商量装饰,议论风生,足以使大家心折。
叶圣陶·《隔膜·一个朋友》
5.
责难,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缺点。
平、侯曰:“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史记·吕太后本纪》
〔李育〕尝读《左氏》,虽乐文采,然不得人深意,以前世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是作《左氏》四十一事。
《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
柳子厚作《天》以折退之之言。
·刘禹锡·《天论》
6.
屈服;屈尊。
晚救之,且折而入魏,不如早救之。
《战国策·齐策一》
读书著文,其誉蔼郁当时名公皆折官位行,愿为交。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7.
折毁;挫败。
衡而委蛇,必折。
《左传·襄公七年》
降几杖兮,折吴濞之逆邪。
·班彪·《北征赋》
若是人折狂南那是男
·文天祥·《纪事》诗之一
那位刘大爷大约是没有把我看成学生……他竟上了一个大当,折了不小的威风。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一
8.
折磨。
想着我在洞庭湖,怎生受用快活,如今折得般,兀的不愁人也。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9.
毁掉;减损。
是故政之日,夷折符,通其使。
《孙子·九地》
小小年,要往忠厚处积泊,不要一句非言,折平生之福。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
你二位老人家快快起,不可折了我的寿数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退财折星数,搭帮菩萨,人倒是好了。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
10.
夭折;死亡。
。一曰凶短折。
《书·洪
古人不死,何必考折。
·苏轼·《屈原塔》诗
之受,毒子瞻;而尊公中折,痛季常。
·黄道周·《遣奠霞客寓长君书》
11.
。参见“折口”。
12.
判断;裁决。
纷错则悬诸天,言淆乱则诸圣
·扬雄·《法言·吾子》
者曰:“《系辞》云:乾坤《易》之户邪?此又未定乎?”答曰:“何!上先标问,下乃列德以折之耳。”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
以刑律上正折此无论,皆不能科罪。
梁启超·《欧战之动因》
13.
折合;抵当。
越人御之千金,折而不
《战国策·西周策》
其地西,南北,可折方千里。
《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
半缺落,得折黄金。
·杜甫·《铜瓶》诗
《守令》,以二寸折二百里。
·沈括·《进〈守令图〉表》
不然,以老张的聪明何苦不买一张电影票弄个女的,而一定折几百元的债!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一
14.
折扣。
又如:七折八扣;不折不扣。
道:“二十?”拉一摇道:“止有一折。”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
15.
同“”。
折子。
乾元元年,著作郎至撰《百家例》十卷
·王溥·《唐会要·氏族》
绉纹;绉折。
石之有,水之有折,此
·陆时雍·《诗镜总论》
遥想访旧秦淮,久歌管,剩有波千折。
·叶藩·《念奴娇·广陵送毛亦史之白下》词
凤侧鸾脚斜,红攒眉心折。
前蜀·韦庄·《秦妇吟》
16.
开采。
昔者夏后使蜚廉折金山川,而陶昆吾。
《墨子·耕柱》
则与折取之矣。
《管子·地数》
17.
握持。
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亦表示手握的大小。
恨,犹记忆,正素手暗携轻折。
·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词
儿刚半折,柳腰恰一搦。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
18.
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黛玉只管说话酒全折在盂内了。
《红楼梦》第六三回
19.
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
20.
戏曲名词。元明杂剧结构的一个段落称折。每剧大都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韵到底的一个整套。明清传奇剧一般分“)”,也有写作“折”的。其中可单独演出的叫折子戏。后亦指歌舞剧的一幕。
廷秀推入房中,把圆领穿起,就王十朋《祭江》一折。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各本填,每一折,例用十曲,短折例用八曲。
·孔尚任·《桃花扇凡例》
歌舞的尾声和第一折相仿佛,第三、四、五折又大同小异的表演过了。
闻一多·《说舞》
21.
古代封土为坛进行祭地的处所。
燔柴,祭天也;泰折,祭地也。
《礼记·祭法》
22.
古代葬具。
醴者稻醴也,、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
《礼记·杂记上》
23.
见“折折”。
24.
姓。汉有折像。见《后汉书》本传。
25.
折叠。
,新户扇。
北周·庾信·《镜赋》
一日,已了四疋,逐疋把方方好,将个𫄢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黄参谋写好信,折住交给他。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
26.
转折;曲折。
趋宝华,未到法鼙。
·苏舜钦·《游山》诗
石曼卿作佛,都回互转折,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
·米芾·《海岳名言》
27.
折子。
每日叫我拿这经折赊账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不一日,恰好得,是擢了淮北提督,稷如上折谢恩。
《花月痕》第四七回
28.
量词。重;层。
独龙冈顶青千,十字河碧一痕。
·杨万里·《夏日杂兴》诗
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几折好山如
·张可久·《霜角·花屏春晓》曲
端州有时制雕屏……吴制府独创作三屏,每折则两折隐于其中。
·毛奇龄·《西河词话》
29.
同“”。元杂剧的一个段落。
比及割凡五道,汤陈文四,天色已晚。
《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折”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斤”
全部
𬬱
与“折”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扌”
全部
二字词
  • 折腰
  • 折磨
  • 曲折
  • 折皱
  • 折扣
  • 挫折
三字词
  • 破折号
  • 折子戏
  • 转折点
  • 折桂令
  • 折射率
  • 折现率
四字词
  • 蟾宫折桂
  • 一波三折
  • 折戟沉沙
  • 不折不扣
  • 百折不挠
  • 损兵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