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ě
tiē
tiè
常用释义
1.
写有或印上简短文字的纸片;现也指互联网上就某话题发表的文章或简短文字。
  • 例词
    请帖
    名帖
2.
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
  • 例词
    庚帖
    换帖
3.
用于配在一起的若干味汤药。
详细释义
1.
官府文书;公文。
亦谓批示、指令。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兵。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
府帖昨夜下,次中男行。
·杜甫·《新安吏》诗
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分百司有堂帖。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已帖令具人船迎。
·韩愈·《与大颠师书》
宣武度使,且舅也;汝在中,乃帖我!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冥府帖本司勾
·瞿佑·《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
2.
证券;单据;凭证。
方量,以地及色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至明年三月,揭以示民,一季无讼,即户帖,连庄帐付之,以地符。
《宋史·食货志上二》
3.
写有简短文字的柬帖。
招帖。
百姓那得家家题门宅?
《南史·庾杲之传》
符箓。
你只上山去揭起,我就出了。
《西游记》第十四回
名帖;拜帖。
六部尚、侍郎、大小九卿,于内帖,单红;五部及九卿,于冢宰用帖,亦帖。
·王世贞·《觚不觚录》
拿票子我,我怎敢不去?如今来请,原是不逼我的意思了。
《儒林外史》第一回
请柬;知单。
知府随发酒。
《平山冷燕》第十九回
有字的纸片。
你看那上是么纸
《西游记》第十四回
盟帖;庚帖。
梅少是公公的生,又合玉郎换帖。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4.
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
名高而帖落者,试诗帖。
·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
5.
箭靶。
琮〕兼善弓,遣人伏地著帖,琮驰马射之,十十中,持帖者亦不
《隋书·外戚传·萧岿》
破帖浑无敌,杖底敲球远
·贾岛·《上宁邢司徒》诗
6.
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
帖理针线,非独学
·孟郊·《古意》诗
7.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剂俗称一帖。
我有一帖,其名曰阿魏。
《全唐诗》卷八七八载《蜀童谣》
却教大娘子自去一帖心疼的药来
《水浒传》第二五回
道:“今日吃帖,明日再。”
《老残游记》第三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帖”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占”
全部
二字词
  • 黑帖
  • 请帖
  • 揭帖
  • 军帖
  • 庚帖
  • 字帖
三字词
  • 试帖诗
  • 大观帖
  • 发帖子
  • 笔帖式
  • 字帖儿
  • 试墨帖
四字词
  • 鱼书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