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详见[藁城]:地名,在河北省。
详细释义
1.
同“”。枯槁;干燥。
曰商祭,鲜鱼曰脡祭。
·蔡邕·《独断》
2.
亦作“”。同“”。
稻、麦等的秆。
子能使稾数节茎坚乎?
《吕氏春秋·任地》
臣所吏士为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九千六百三十斛,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二百八十六石。
《汉书·赵充国传》
藁,岁课田租。
南朝 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诗文的草稿。
文擅雕龙,而成削藁。
南朝 梁·任昉·《宣德皇后令》
王勃每……一笔书之,初不窜点之腹藁。
·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
录旧诗一篇奉呈,公亦欲借示诗稾,幸付去人。
·苏轼·《与赵德麟书》
线断风寻复去,藁亡忆还来
·李渔·《风筝误·和鹞》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藁城
  • 藁本
  • 藁砧
  • 藁草
  • 兽藁
  • 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