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
寂
常用释义
1.
形
静;没有声响。
例词
万籁俱寂
寂静
例句
他话音刚落,房间里就变得一片
寂
静。
2.
形
冷清;冷落。
例词
寂寞
孤寂
冷寂
例句
走在这条
寂
寥的道路上,他感到内心非常失落。
3.
动
佛教称僧尼死。
例词
寂灭
圆寂
入寂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静;无声。
儒者寂
于
空室,文吏
哗于
朝堂。
汉
·
王充
·
《论衡·程材》
魂
舆
寂
无响
,但
见
冠
与带
。
晋
·
陆机
·
《挽歌诗》
夜寂天清,
烟
消
气
明。
唐
·
韩愈
·
《明水赋》
自普
宁
凡
经
佛寺十五,皆寂不
闻
人
声
。
宋
·
吕祖谦
·
《卧游录》
及至
峰顶
,
风
高水
绝
,寂
无
居者。
明
·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老
妈
子
们
有事要到房
里
去,推推房
门
不
开
,
听
了
听
寂
无声
息,把
纸儿
戳破一
个
洞,往
里
一瞧,
吓
得魂不附
体
,大
声
喊救起
来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三回
2.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
谓
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
注
《庄子·大宗师》
爰清爰静,
游
神之庭;惟寂惟漠,守德之宅。
注
《文选·扬雄〈解嘲〉》
气专
而容寂,多
艺
而善
游
。
唐
·
韩愈
·
《送廖道士序》
其人
视
端容寂,若
听
茶
声
。
清
·
东轩主人
·
《述异记·桃核舟》
3.
安定不动;静止。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
颓
。直
视
千里外,唯
见
起黄埃。凝思寂
听
,心
伤
已摧。
南朝 宋
·
鲍照
·
《芜城赋》
有
无
不同,
动
寂各
异
。
《云笈七
签
》卷二一
日
间
的
风
,又是寂了。
《英烈传》第三八回
狐果
为
其所
慑
,寂不敢逞。其家喜悦敬服,以酒酬
谢
。
清
·
和邦额
·
《夜谭随录·嵩桬篙》
4.
寂寞;孤单;冷落。
廓落寂而
无
友兮,
谁
可
与玩
此
遗
芳。
汉
·
严忌
·
《哀时命》
伴孤屏,
无语
笑,寂
对
前庭悄悄。
《敦煌曲子词·鱼歌子》
俄而媪
还
曰:“
为还
代步,致郎寂坐。渠宅上
闻
有客至,亦欲延
款
,老身
辞
以太晚,
嘱为
致意。”
清
·
和邦额
·
《夜谭随录·谭九》
5.
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太素未起,太始未生,乾坤肇
兴
,其微不可握,其
纤
不可入。佛悉
弥纶
其
广
大之外,剖析其寂;窈妙之内,靡不
纪
之,故其
经
卷以
万计
。
汉
·
牟融
·
《理惑论》
因斯而
谈
,
则栖
遑大千,
无为
之寂不
挠
;焚燎
坚
林,不
尽
之
灵无
歇。大矣哉!
注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无
思,表寂;有思,表
照
;有思
无
思同
时
,表寂
照双现
前。
清
·
龚自珍
·
《书苏轼题临皋亭子帖后》
6.
指死亡。佛教多用以称僧尼死亡。
黄帝
游于
襄城,尚
访
御人之道;放
勋
寂
于
姑射,
犹
使
𨱔
俎有
归
。
《南史·梁纪下·元帝》
海月之
将
寂也,使人邀子瞻入山,以事不
时
往,
师遗
言:“
须
其至,乃
阖
棺。”
宋
·
苏辙
·
《天竺海月法师塔碑》
康熙戊午十二月初九日示疾,沐浴更衣。
书
偈云:“生死
无终
始,
犹
如
环
上循。到
头
霜夜月,任
运
照乾坤。”遂寂。
清
·
黄遵宪
·
《东星𥯀禅师塔铭》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寂静
寂寞
孤寂
寂寥
沉寂
静寂
四字词
万籁俱寂
不甘寂寞
寂然无声
寂寂无闻
寂静无声
寂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