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井
常用释义
1.
名
从地面向下挖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例词
打井
水井
挖井
2.
名
形状像井的东西。
例词
矿井
天井
油井
3.
名
人口聚居的地方;乡里。
例词
背井离乡
市井
例句
这个市
井
小巷里藏着许多特色小店。
4.
形
整齐;有条理。
例词
井然有序
井井有条
例句
城市交通在交警的指挥下变得
井
然有序。
5.
名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水井。
1
亦指井水。
改邑不改井。
注
《易·井》
昨夜微雨,
飘洒
庭中,忽
闻声
滴井
边
桐。
前蜀
·
毛文锡
·
《赞成功》词
凿
井
须于
竹
树
之下,深
见
泉脉,上置
辘轳
引汲,不
则盖
一小亭覆之。
明
·
文震亨
·
《长物志·凿井》
我也看见了园子中间那一眼小甜水井,辘辘架就在那里放着,辘辘绳还在井口上摇摆。
孙犁
·
《白洋淀纪事·纪念》
后
世穿地
为
井,耕土
种谷
,
饮
井食粟,有水火之
调
。
汉
·
王充
·
《论衡·齐世》
2.
形似水井的东西。
1
如:天井、矿井、盐井、藻井等。
3.
指污水池。一说通“
庰
”。详“
井匽
”。
4.
指古代作战时,为防穴攻而凿的地穴。
穿井城内,五步一井……令陶者
为罂
,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𩊚革,置井中,使
聪
耳者伏
罂
而
听
之。
《墨子·备穴》
地
听
:
于
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
罂
用薄皮裹口如鼓,使
聪
耳者
于
井中,
托罂
而
听
,
则
去城五百步内,悉知之。
《通典·兵五》
5.
指泉水。
水之美者,三危之露,
昆仑
之井。
注
《吕氏春秋·本味》
6.
指古代王侯的墓穴。
忽
忆
雨
时
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
饮
令人哀。
注
唐
·
杜甫
·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驿东
北有井,
传
是昭王(楚昭王)井。
唐
·
韩愈
·
《记宜城驿》
7.
井田。
九夫
为
井,井
间广
四尺。
注
《周礼·考工记·匠人》
方里而井,井九百
亩
,其中
为
公田。
注
《孟子·滕文公上》
古者建步立
亩
,六尺
为
步,步百
为亩
,
亩
百
为
夫,夫三
为
屋,屋三
为
井,井方一里,是
为
九夫,八家共之。
汉
·
荀悦
·
《汉纪·文帝纪下》
8.
设置或划分井田。
1
参见“
井牧
”。
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
赋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古者,井天下之田。
宋
·
王安石
·
《明州慈溪县学记》
田不可井者三……必言可井者,迂儒之慕古也。
明
·
王廷相
·
《慎言·保傅》
9.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1
参见“
井里
”。
三
军
叶
庆
,
万
井相
欢
。
唐
·
陈子昂
·
《谢赐冬衣表》
中都内,
罗绮
千街
万
井。
宋
·
杜
𭤰
·
《摸鱼儿·湖上》词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
法
也。
注
《广雅·释诂》
井者,法也,
节
也,言法制居人,令
节
其
饮
食,
无穷
竭也。
《初学记》卷七引汉应劭《风俗通》
11.
“
阱
”的古字。
旧
井
无
禽。
注
《易·井》
12.
量词。
有温泉二十
余
井。
宋
·
范成大
·
《吴船录》卷上
13.
象声词。见“
井井
”。
14.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巽下坎上。
象曰:木上有水,井。
注
《易·井》
君子之
学
,至乎井、巽而大
备
。
宋
·
王安石
·
《九卦论》
15.
井宿。
1
参见“
井宿
”。
德成衡,
观
成潢,
伤
成
钺
,
祸
成井,
诛
成
质
。
注
《史记·天官书》
唐《太衍
历
》冬至在斗十度,夏至井十度,春分奎七度,秋分
轸
十四度。
明
·
吴廷翰
·
《椟记·日躔》
16.
经穴名。五腧穴(井、荥、俞、经、合)之一,是十二经脉起源之处。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窍阴(胆)、大敦(肝)。临床常用于急救。
经
脉十二,
络
脉十五,凡二十七
气
,以上下,所出
为
井,所溜
为荥
,所注
为
腧,所行
为经
,所入
为
合,二十七
气
所行,皆在五腧也。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17.
古国名。
所谓“井家”“井长”“井人”之井乃国名,卜辞有井方,殷彝《乙亥父丁鼎》有“隹王正井方”,入周
则
有《井人钟》……是可知井乃殷代以来之古国,入后为周人所灭。
郭沫若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四
18.
姓。汉代有井丹,见《后汉书》。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市井
矿井
水井
龙井
井盖
管井
三字词
坎儿井
井田制
龙井茶
自流井
井底蛙
市井气
四字词
背井离乡
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
井然有序
落井下石
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