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o
bāo
常用释义
1.
保持。
2.
草木茂盛。
3.
姓。
详细释义
1.
草丛生。亦指丛生的草。
之稻,大本而葆,秱疏𬓠,穗如尾。
《吕氏春秋·审时》
此之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封侯。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如葆,形枯若腒。
·陆龟蒙·《彼农》诗之一
玉露摇金,香雾轻笼翠葆,折下一天秋。
·张逊·《水调歌头》词
2.
古代有鸟羽装饰的一种仪仗。
匠人羽葆御柩。
《礼记·杂记下》
光燿之采旄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引,葆吹晨吟。
·王勃·《拜南郊颂》
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用葆,以招信。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3.
隐蔽。
参见“葆光”。
使公端居守,葆华敛实
·李东阳·《朴庵诗序》
4.
储藏。
一春,二夏食其,三秋取其刈,四冬其葆。
《逸周书·大武》
5.
平衡。
之道,容之葆。
《素问·四失论》
6.
通“”。
保护;保卫。
败齐人,而葆之大山。
《墨子·非攻中》
寡妻贞妇何以不公此身都市,乃私自和自葆也?
·龚自珍·《论私》
保持。
其位,行其路,其事,民守其而不,故葆而好
《管子·宙合》
使四海之内,懿然葆德。
·贾谊·《新书·礼容语下》
矿务,使之勤动于山谷之得葆其勇之
·薛福成·《筹洋刍议·矿政》
惟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九
安宁。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五藏之葆。
《吕氏春秋·尽数》
依仗;依赖。
制民急民迫,民迫窘,窘民失其所葆。
《管子·正世》
保母。
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止。
《管子·入国》
7.
通“”。珍贵;珍爱。
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史记·留侯世家》
每元朔朝,禁军与御仗宿殿庭,金甲葆戈绮绣
·康骈·《剧谈录·含元殿》
王有作,宣昭光,则长素之像,屹立素之,尊藏石室;素之迹,葆覆金塔。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8.
通“”。婴儿被子。
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史记·鲁周公世家》
乃二人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赵世家》
9.
通“”。城堡。
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出葆,循防,筑荐城。
《墨子·迎敌》
宛兵迎击汉兵,兵射之,宛走入葆乘其城。
《史记·大宛列传》
弧弦而出,老者超越而入葆。
·桓宽·《盐铁论·和亲》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文葆
  • 襁葆
  • 翠葆
  • 葆颐
  • 丛葆
  • 葆盖
三字词
  • 羽葆幢
四字词
  • 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