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ō
suī
常用释义
1.
蓑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直立,叶狭长。全草可作造纸、人造棉和人造丝的原料,也可用来编制蓑衣、草鞋等。也叫龙须草。
  • 例句
    她将洗干净的草晾在院子里了。
2.
蓑衣,用草或棕编成的披在身上防雨的用具。
  • 例句
    那件陈旧的衣被随意地挂在老屋的墙壁上。
详细释义
1.
雨具名。即蓑衣。
思,何蓑何笠,其
《诗·小雅·无羊》
〔三危之山〕其上有焉,其如牛……其豪如披蓑。
《山海经·西山经》
夜宴看长剑,秋舞短蓑。
·陆游·《五十》诗
玉〕一面,一面摘了笠,脱了蓑,一手灯来
《红楼梦》第四五回
2.
用草覆盖;掩。
三月,宋仲于京。仲之罪何?不蓑城也。
《公羊传·定公元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蓑衣
  • 雪蓑
  • 牛蓑
  • 渔蓑
  • 蓑草
  • 蓑翁
三字词
  • 披蓑衣
四字词
  • 烟蓑雨笠
  • 雨蓑风笠
  • 蓑笠纶竿
  • 被蓑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