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揣测。
  • 例词
    揆情度理
    揆度
2.
准则;道理。
3.
掌管。
4.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内阁总理等。
  • 例词
    阁揆
    首揆
详细释义
1.
度量;揣度。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诗·鄘风·定之方中》
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
《汉书·董仲舒传》
深文好,陷人死者,揆天理,可不畏哉!
·沈作·《寓简》卷五
揆其情,度其理,差失去征衣,故以买嘱将军为,冒著功,欺的。
《万花楼》第三六回
他坐了一个相当久的时间。揆其初意,好像来作自己行动的解释。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三
2.
道理;准则。
地之相去也,千有里,世之相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若合符。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孟子·离娄下》
夏,武革殷,干戈揖虽复异揆,人,其道靡
《隋书·高祖纪》
词虽小道,可以窥显晦之故。古今同揆,感慨系之矣。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3.
事务;政事。
于百揆,百揆时叙
《书·舜典》
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故能一贯万机,靡所疑惑,百揆允,庶咸熙。
《后汉书·张衡传》
4.
管理;掌管。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序,地平天成。
《左传·文公十八年》
桓温居揆,政由己出。
《晋书·礼志上》
久之,道弼出典藩西,而沈守、万俟元忠拜左右揆。
·陆游·《老学庵笔记》
帝仍然位。黎黄陂也情愿辞职由南而北,代任总统。段居首揆。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
5.
灭;破。
何羿之革,而交吞揆之?
《楚辞·天问》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揆”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癸”
全部
二字词
  • 阁揆
  • 揆叙
  • 揆抚
  • 揆度
  • 览揆
  • 揆违
三字词
  • 揆门相
四字词
  • 揆情度理
  • 瞻星揆地
  • 揆时度势
  • 揆情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