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谷子。见“”。
  • 例句
    妈妈用米熬了一锅粥,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米的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他把米磨成粉,准备制作一些美味的糕点。
2.
姓。
详细释义
1.
谷物名。北方通称“谷子”。
古者以粟黍、稷、粱、秫之总称。而今之粟,在古但呼粱。人乃以粱之者名粟……大抵黏者秫,不黏者粟。故呼此籼粟,以别秫而配籼。北人之小米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二·粟》
2.
谷粒。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书·禹贡》
其粟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
《吕氏春秋·审时》
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李绅·《古风》之一
3.
粮食的通称。
民事;田粟多;粟多,则国富。
《管子·治国》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
·晁错·《论贵粟疏》
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韩愈·《原道》
我亦曾糜太粟,夜许泪滂沱!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三
4.
指俸禄。
参见“粟秩”。
不能危授命,亡身殉;退不能粟首,拂衣高
·殷仲文·《解尚书表》
人都道中自有千粟,怎生偏着我雪混樵
·《渔樵记》第一折
5.
指颗粒细小如粟之物。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山海经·南山经》
粟,已作十分香。
·杨万里·《昌英叔门外小树木樨早开》诗
粟玉纤环,泥金双带胜风
·曹溶·《一萼红》词
6.
皮肤触寒而收缩起粒。
衣粟我
·苏轼·《和陶贫士》之二
重裘无骍颜
·陆游·《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诗
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7.
见“粟斯”。
8.
姓。后汉有粟举。见《通志·氏族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粟”字上部件相同,均为“覀”
全部
二字词
  • 玉粟
  • 陈粟
  • 芦粟
  • 谷粟
  • 粟米
  • 粟文
三字词
  • 天雨粟
  • 金粟兰
  • 寒粟子
  • 龙爪粟
  • 金粟笺
  • 金粟纸
四字词
  • 沧海一粟
  • 太仓一粟
  • 尺布斗粟
  • 不食周粟
  • 布帛菽粟
  • 粟红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