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粳稻,稻的一种,矮秆,生长期较长。去壳后的籽实叫粳米,有黏性。
详细释义
1.
稻之不黏者。今指一种介于籼稻、糯稻之间的晚稻品种,米粒短而粗,米质黏性较强,胀性小。
菊泣花重,粳肥穗稍
·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秋中久雨晚晴》
粳乃稻之名也,有早、中、晚三收。《本草》以晚稻粳者,非矣。黏者糯,不黏者粳。
·李时珍·《本草纲目·一·粳》
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色粱各五十斛。
《红楼梦》第五三回
如语及米,则竟曰米,不可别粳糯。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粳”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更”
全部
便
二字词
  • 粳米
  • 粳稻
  • 玉粳
  • 粳粱
  • 粳粮
  • 晚粳
三字词
  • 师婆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