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
貉
hé
háo
mò
mà
常用释义
1.
名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而较小,肥胖。两耳短小,嘴尖,棕灰色,穴居山林,夜间行动,以鱼、虾、鼠、蛙及野果等为食。通称
貉子
(háo zi)。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兽名。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昼伏夜出,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等。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现北方通称貉子。
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貉十有八。
《逸周书·世俘》
橘
逾
淮而北
为
枳,
鸲鹆
不
逾济
,貉
逾
汶
则
死,此地
气
然也。
《周礼·考工记序》
貉生山野
间
。
状
如狸,
头锐
鼻尖,斑色。其毛深厚温滑,可
为
裘服。
与
獾同穴而
异处
,日伏夜出,捕食
虫
物,出
则
獾
随
之。
明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兽二·貉》
貉,亦作
貉
,似
狸
,
锐头
尖鼻。性好睡,日伏夜出,捕食
虫类
。毛色斑駮,其文上
圆
下方,
质
深厚温滑,可
为
裘。
徐珂
·
《清稗类钞·动物·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貉”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各”
全部
咯
饹
洛
恪
络
骆
垎
格
辂
赂
烙
珞
胳
铬
袼
略
硌
路
酪
骼
佫
峈
狢
臵
蛒
与“貉”字左部件相同,均为“豸”
全部
貂
二字词
貉子
狐貉
国貉
九貉
厥貉
胡貉
三字词
氐土貉
一丘貉
貉一丘
貉同丘
四字词
一丘之貉
胡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