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向远处看。
  • 例词
    一望无际
    登高望远
  • 例句
    这里的草原一无际,成群的羊在悠闲地吃着草。
2.
从旁察看。
  • 例词
    望闻问切
    望风
    观望
  • 例句
    你在这里风,我先进去探查一下情况。
3.
拜访、问候。
  • 例词
    看望
    探望
4.
盼望;希望。
  • 例词
    望子成龙
    大失所望
    渴望
    期望
5.
盼头。
  • 例词
    丰收有望
    无望
    厚望
    失望
6.
名声;声誉。
  • 例词
    德高望重
    名望
    声望
    威望
7.
望子,店铺门前用竹竿悬挂的标志,在远处就能望见。
  • 例词
    酒望
8.
向;对。
9.
农历每月十五(有时是十六或十七),太阳从西方落下去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日月相望,人们看到的月亮最圆,这种月相叫望。
10.
月亮圆的那一天。
  • 例词
    望日
    朔望
详细释义
1.
远视;遥望。
谁谓,跂予望之。
《诗·卫风·河广》
崭岩而下望兮,大阺之水。
战国 楚·宋玉·《高唐赋》
惩惧于登望,降周流以徨。
·班固·《西都赋》
如春林之彩,写忧
··《述书赋下》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
2.
古祭名。遥祭山川、日月、星辰。
望于山川,神。
《书·舜典》
楚昭王有疾,卜曰: 河神祟。王弗祭。大夫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遂不祭。
《孔子家语·正论》
郊望禘
《淮南子·人间》
望,祭也。
《广雅·释天》
六宗言禋,山川言望。
·俞正燮·《癸巳类稿·虞六宗义》
3.
瞻视,景仰。
亦指榜样。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夫之望。
《易·辞下》
是以天下其政,其德,望之若父母,之若流水。
《汉书·晁错传》
与群臣序立紫宸殿下,望穆穆之光。
·韩愈·《元和圣德诗序》
士夫所望,天子所器。
·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寇至,先去以民望。
《孟子·离娄下》
4.
声望;威望。
亦指有声望、威望的人或物。
如璋,令令望。
《诗·大雅·卷阿》
仕者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命禄尊,位望高大。
·王充·《论衡·初禀》
及位望通,每崇素,不尚华丽
《晋书·刘传》
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岑参·《送杨录事充使》诗
行能术业,卓然高妙,世所推者,之望。
·秦观·《官制上》
望愈崇,则谄愈固。
·龚自珍·《明良论二》
梁山,望也。
《尔雅·释山》
吾子楚之望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
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俊乂,一州望。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上以散常侍旧与侍中俱掌替,欲高其,以景文及稽孔𫖮俱南北之望,之。
《宋书·王景文传》
〔程昔堂舅李信州虞相善,又交裴夷直,皆士林之望也。
·王谠·《唐语林·赏誉》
杜光庭《》:“〔青城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蜀山之望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青城》
5.
特指望族。
谓卫固、范先曰:“范,河之望也。”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世家雒,遂望焉。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程谐暨妻石氏墓志》
蕃,分布四方。有安定、范、太原、南……等四十三望,大抵皆良之裔。
·宋濂·《戴亭张氏谱图记》
何氏亦有江、海、郡三望。
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
6.
仪容;丰采。
有姿望,必存
《晋书·郑冲传》
季通小弟季良,雅。
《魏书·崔鉴传》
齿差太人。
·韩愈·《董府君墓志铭》
梦见神仙……之,人目精,近之既妖,之有望,骨多奇,就者克尚。
·汪道昆·《高唐梦》
7.
视力所及;视野。
入望,危不堪
·曹松·《冬日登江楼》诗
一夜真堪鲁国何年入望
·李贽·《望鲁台礼谒二程祠》诗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8.
边际。
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望。
《吕氏春秋·下贤》
9.
观察;察看。
又中医术语,指察看病人的气色。参见“望聞問切”。
望其幅,欲其攕尔也。
《周礼·考工记·轮人》
望今制奇,古定法。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10.
比量;比拟。
曰:“女回也孰愈?”曰:“也何敢望回?回也一以知十,一以知二。”
《论语·公冶长》
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
《礼记·表记》
参对曰:“陛下德,孰高皇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
·荀悦·《汉纪·惠帝纪》
陛下明智大略,固迹于唐虞三代之盛,如太宗、世宗之所至,恐不足以望陛下。
·曾巩·《熙宁转对疏》
当时之隆,不能如今日之洲,亦非世所能望。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
11.
看望;探望。
今日父赴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老的,便着,待父回来报知。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嫂嫂,自哥哥去,不曾望得你。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
这来接的一面不相易去?是央人去望
《型世言》第三回
黄牛水牛请你搭搭角,把我驼过千山万海去望她。
刘半农·《瓦釜集·月儿弯弯照九州》
12.
希望;期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弘大以高,非所望于萧傅。
·潘岳·《西征赋》
自彼至此,虽远,要皆舟行可至,速之,吾之望也。
·韩愈·《与孟东野书》
曰: 求忠臣者必孝子之。予盖于希文望之。
·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
望你们迅速行动起来。
柳青·《铜墙铁壁》第七章
13.
盼望。
女朝出而晚吾倚而望;女暮出而不吾倚而望。
《战国策·齐策六》
名山位,望君之
·司马相如·《封禅文》
飞驾,引归旆
·陆机·《赠顾交阯公真》诗
草碧,望客,是不知消息。
后蜀·牛峤·《更漏子》词
14.
希图;企图。
其能望,破其意,勿使人欲之。
《韩非子·主道》
人苦不知足,既平望蜀。
《后汉书·岑彭传》
15.
窗口。
画轮车〕上起四杖,左右四望。
《晋书·舆服志》
16.
怨恨;责怪。
又使之望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
《国语·越语下》
后鼢使请婴城南田,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可以乎!”
《汉书·灌夫传》
仪虽少望,乃心朝廷。
《新唐书·郭子仪传》
我,小也,事大不敢废礼。大不施,而逋逃是主,以此字小,能望乎?
《金史·太祖纪》
17.
望子。
但遇着一酒店,便我吃三碗酒……这个唤做三不望。
《水浒传》第二九回
正德,朝廷开设,酒望云: 本店发卖荷花高酒。
·朱彝尊·《日下旧闻考》卷三九
18.
对着;向着。
邻国相望,犬之,民至老死不相往
《老子》
日月相,以明其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姓争》
其寺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帝城。
北魏··《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光弼使元守羊城,植小旗城北隅,望挚军
《新唐书·李光弼传》
惟釜山与对马岛相望,倭寇出入之
·魏源·《圣武记》卷六
19.
用作介词。
至;到。表示趋向。
朝之室也,聚酒千积曲成封,望百步,糟人鼻。
《列子·杨朱》
向、往。表示对象或方向。
,不知望那上去?我试问人咱。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
家主公若望外走走,就你去小娘括小官,抓得他七
·周履靖·《锦笺记·怨寡》
你索性望我脚的了。
《红楼梦》第七四回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朱自清·《背影》
20.
接近。
七望八,年孰非翁,在君憾,我意不充。
·韩愈·《祭窦司业文》
先生以望九之年,犹灯书蝇头字,行十里,不仗扶老。
·吴晋·《与林茂之前辈书》
是望四之人,没有老婆。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自己也是望六的人了,如今又放外任,不知道年回
《红楼梦》第九六回
虽已到望六之年,却不用戴眼镜。
《花城》1981年第2期
21.
月相名。旧历每月十五日(有时为十六日或十七日) ,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当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一百八十度,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之时,地球上看见的月亮最圆满,这种月相叫望。
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望,月之名也,日月遥相望也。
《初学记》卷一引《释名》
妇贞厉,月望,君子征,凶。
《易·小畜》
朔必在,望必在夜。
·阮元·《畴人传》卷十四
惟二月既望。
《书·召诰》
以八月之望,与诸方交游兄弟,观涛广陵之曲江。
·枚乘·《七发》
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苏轼·《后赤壁赋》
22.
满。
君人之位以乎人之死,聚禄以望人之腹。
《庄子·德充符》
23.
唐宋行政区划县的等级之一。旧制三千户以上为望,后有司可据实升降天下县,以四千户以上为望。
参阅《宋史·选举志四》。
武郡大都督府,上县为望,中县为上。
《旧唐书·肃宗纪》
文宗世,宰相韦处厚建两辅、六雄、十望、十州别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宁摄,冠九府州,于古赤、、畿、望之全。
·袁枚·《江宁府题名碑记》
24.
通“”。
朕不敢望,敬守勿失。
《逸周书·武儆》
昔卓王之女,相如之器量;山之妻,壁知阮籍为贤人。如所言,不敢望德。
·张𬸦·《游仙窟》
25.
通“”。
曰勿望而距,勿望而
《管子·九守》
26.
通“”。
呵忽呵,中有物呵。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
27.
姓。见《通志·氏族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希望
  • 指望
  • 愿望
  • 绝望
  • 仰望
  • 渴望
三字词
  • 望海潮
  • 望远镜
  • 望夫石
  • 太公望
  • 朔望月
  • 望乡台
四字词
  • 望穿秋水
  • 望梅止渴
  • 望而却步
  • 不负众望
  • 望子成龙
  • 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