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地支的第五位。
2.
日、月、星的统称。
  • 例词
    北辰
    星辰
  • 例句
    满天的星若隐若现,显得十分神秘。
3.
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
  • 例词
    时辰
4.
指辰州(旧府名,在今湖南省)。
  • 例词
    辰砂
  • 例句
    母亲让我回家的时候在楼下买一盒砂。
5.
时光;日子。
  • 例词
    良辰美景
  • 例句
    眼前的良美景勾起了我对远在外地的亲人的思念。
6.
姓。
详细释义
1.
振;震动。
辰者,言物之蜄也。
《史记·律书》
彼庶卉之未兮,固肇萌而先辰。
三国 魏·曹丕·《柳赋》
辰者,震也,谓时也。
《晋书·乐志上》
2.
地支的第五位。
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在寅,曰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徐。
《尔雅·释天》
用以纪月,指夏历三月。
三月之辰名辰。
《晋书·乐志上》
用以纪日。
辰日斸,要上番成。
·黄庭坚·《和师厚栽竹》
用以纪时,为十二时辰之一。指午前七时至九时。
时为弟,巳时为兄,弟乃先兄一矣。
·洪迈·《容斋续笔·双生子》
一日十二之分……其以一日分十二,而以干支为纪自太初改正朔之家之益精,故定此法。如《五行志》“日加辰巳”之,皆法也。
·赵翼·《陔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3.
十二地支的通称。
十有二辰之
《周礼·秋官·硩蔟氏》
十二支之十二辰。
·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
4.
十二生肖之一。属龙。
为龙,巳蛇。
·王充·《论衡·言毒》
以地支在下,各取其足爪,于阴阳上分之……辰属阳乃五爪。
·郎瑛·《七修类稿·天地四·十二生肖》
5.
指东南偏东方向。参见“辰巳”。
6.
日子;时光。
吉月令辰,乃申服。
《仪礼·士冠礼》
辰乎辰,曷去之速也。
·扬雄·《法言·问明》
忽其不再。
《汉书·叙传上》
上巳信佳辰,流觞传旧俗。
·贺铸·《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
7.
星宿名。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又称大火。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
《左传·昭公元年》
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文选·苏武〈诗〉之一》
8.
北极星。即北辰。
日月相斛,星辰不相
·扬雄·《太玄·
体丽明,辰作
《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9.
日、月、星的统称。
在此月也,日分而未至,三辰有
《左传·昭公十七年》
10.
指日、月的交会点。即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
辰弗集于房。
《书·胤征》
公曰:“多寡人辰,而莫同,何辰?”曰:“日月之辰,故以配日。”
《左传·昭公七年》
日不辰,月宿其
《鹖冠子·天则》
11.
延长;伸展。
振美辰。
《汉书·律历志上》
12.
美善貌。
辰彼女,令德教。
《诗·小雅·车
13.
帝王的代称。参见“辰居”、“辰衡”。
14.
通“”。
参见“辰夜”、“辰暮”。
反天之挠阳之明,卒使牝嚅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
15.
古地名。指辰州。参见“辰砂”。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辰时
  • 星辰
  • 诞辰
  • 寿辰
  • 二辰
  • 孤辰
三字词
  • 生辰纲
  • 十二辰
  • 星辰剑
  • 建辰月
  • 辰河戏
  • 辰放氏
四字词
  • 良辰美景
  • 良辰吉日
  • 吉日良辰
  • 生不逢辰
  • 昨夜星辰
  • 参辰卯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