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丙
常用释义
1.
名
天干的第三位,常用来表示顺序或等级的第三位。
2.
名
指
火
。
例词
付丙
3.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天干的第三位。古代与地支相配用以纪日或纪年。
1
亦用作第三的代称。参见“丙夜”、“丙科”。
越若
来
三月,惟丙午朏。
《书·召诰》
中平三年八月丙午,遭疾而
终
,
临
没
顾
命,留葬所卒。
汉
·
蔡邕
·
《陈太丘碑文》
丙辰,
学
琴于王侣
鹅
。
明
·
张岱
·
《陶庵梦忆·绍兴琴派》
2.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1
参见“丙向”。
丙,位南方。
《说文·丙部》
《周地
图记
》曰:“
顺
治郡丙穴,以其口向丙,因以
为
名。”
宋
·
高似孙
·
《纬略》卷六
3.
五行中丙丁属火,因以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1
参见“丙丁”。
心主夏,其日丙丁。
注
《素问·藏气法时论》
今人
于
密札要事,末一行
书阅后
付丙,知宋
时
已然。
清
·
平步青
·
《霞外
捃
屑·玉雨淙释谚·阅后付丙》
4.
丙字金文,状如鱼尾,故为鱼尾的代称。
鱼
尾
谓
之丙。
《尔雅·释鱼》
5.
汉代考试科目名。参见“
丙科
”。
6.
丙舍的省称。指墓堂。
君
无
子……葬
于
彭城吕栅,祔先兆之丙。
宋
·
陈师道
·
《季父通直郎陈君墓铭》
7.
通“
炳
”。见“
丙丙
”、“
丙明
”。
8.
姓。汉代有丙吉。见《汉书·丙吉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丙火
丙酮
丁丙
丙纶
丙丁
魏丙
三字词
付丙丁
丙字库
四字词
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