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慎重;小心。
  • 例词
    谨记
    谨守
    谨慎
    拘谨
2.
敬词,用于表示己方的郑重或对对方的恭敬。
  • 例词
    谨领
    谨启
  • 例句
    我在这里代表全体同学向你们问好。
详细释义
1.
谨慎;慎重。
先王克天戒。
《书·胤征》
时谅,枯骨何葬?
《汉书·酷吏传·尹赏》
出,出必行,宣布四方,不鼓舞,令之精神也。
·袁燮·《都官郎官上殿札子》
2.
恭敬。
其在宗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
畏逼天威,即罪惟舌,不敢上所天。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后日须赴西山,此后便须南返,盛意只得谨以心领矣。
鲁迅·《书信集·致陶冶公》
3.
谨严;严格。
修战备
《荀子·王霸》
薄太后之,文帝免冠曰:“教子不。”
《汉书·张释之传》
翼翼其心,弥谨自律。
·姚燧·《平章政事蒙古公神道碑》
捕之,果暴卒,伏法焉。
·冯景·《赵清献三事记》
4.
严禁;严防。
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诗·大雅·民劳》
易道路,谨盗贼
《荀子·王制》
5.
慎守;严守。
中有嘉味甘如蜜,子能得之勿失。
·葛洪·《抱朴子·微旨》
,戚里宦臣,曰曰相,未得以擅事也,所以其操柄者如此。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6.
小。参见“謹耳”。
7.
礼仪;礼节。
大行不顾细谨,大
《史记·项羽本纪》
直有奇,不为龌龊,敢列大事,指病利尤切至。
《新唐书·杜牧传》
8.
通“”。参见“謹塗”。
9.
通“”。
其耕之不深,芸之不
《管子·八观》
10.
通“”。僅。
止。
《墨子·辞过》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谨”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堇”
全部
槿
二字词
  • 严谨
  • 谨严
  • 谨慎
  • 拘谨
  • 谨防
  • 谨言
四字词
  • 谨言慎行
  • 谨小慎微
  • 谦虚谨慎
  • 小心谨慎
  • 谨慎小心
  • 慎小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