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筛子,用竹条、铁丝等编成的底面多孔的器具。
2.
摇动筛子或罗使细碎的东西从底面漏下去,粗的留在上面。
  • 例词
    筛糠
    筛选
    筛土
3.
比喻经挑选后淘汰。
  • 例句
    他这些日子总是担心考试不理想给下来。
4.
斟酒或倒茶(多见于早期白话)。
5.
热酒(多见于早期白话)。
  • 例句
    他吃饭前决定把这瓶酒再喝。
6.
〈口〉敲(锣)。
详细释义
1.
筛子。一种竹丝或金属丝等编制成的器具。多小孔,用以分离粗细颗粒,漏细留粗。
按,篩字古作“籭”、“簁”。
石月盈泉花满筛
·李洞·《喜鸾公自蜀归》诗
抹晚霞野笛,一寒雨沙禽。
·林逋·《淮甸南游》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𬕄,竹器也,可以取粗去
《说文·竹部》
2.
用筛子过物。
引申为穿过孔隙;漏下;分散落下。
阿房之宫。
《汉书·贾山传》
文化是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的,筛了以后,就可以看见下面的是土与渣滓,而剩下的是几块真金。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
淡洲白,篱筛脚红
·元稹·《闲》诗之一
春雪家醉不知。
·王安石·《春雪》诗
将叶怀中令暖,用刀剪碎,筛于纸上。
·戴羲·《养月令·蚕·生蚁》
3.
斟酒。
亦用作量词。指盛器。
武松道:“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
《水浒传》第二九回
,安好和歪,但是酒须筛
·沈璟·《义侠记·取威》
人道:“我兄弟各人敬阿嫂一杯酒。”便筛过一杯,送在面前。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王安就叫他几钱银了一肉,一子煎,十来筛酒。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4.
见“篩酒”。
5.
击;敲。
枪来敌约斗上二十合,林子内喽啰知周上前,团团围住。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6.
谓倾吐虚言或谎言。
你那小鬼乱筛,俺判官处买
·汤显祖·《牡丹亭·冥判》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筛子
  • 筛选
  • 筛分
  • 筛除
  • 竹筛
  • 筛金
三字词
  • 过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