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
蛮
常用释义
1.
形
鲁莽;强悍。
例词
蛮干
蛮劲
蛮力
2.
形
粗野凶狠,不讲道理。
例词
蛮不讲理
胡搅蛮缠
蛮横
野蛮
3.
名
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例词
蛮夷
4.
副
〈方〉很;挺。
例词
蛮好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荒野遥远,不设法制的地方。我国古代对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1
古代亦指国外。参见“蠻舶”“蠻船”。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
蛮
,二百里流。
注
《书·禹贡》
南方曰
蛮
,雕
题
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礼记·王制》
《
诗
》云:“蠢
尔蛮
荆,大邦
为雠
。”言
圣
人起
则后
服,中
国
衰
则
先畔,
动为国
家
难
,自古而患之久矣,何
况
乃
复
其南方
万
里之
蛮
乎!
《汉书·贾捐之传》
无
君臣不相
统属
之
谓
“苗”,各
长
其部,割
据
一方之
谓
“
蛮
”。
清
·
魏源
·
《圣武记》卷七
2.
粗野;强悍。
又恐怕
张
幼
谦
出去,被他
两
家
气头
上
蛮
打
坏
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凡
专
擅自恣者通
谓
之
蛮
。
章炳麟
·
《新方言·释言》
澄河是咱老百姓的,不怕它再蛮,到底还是得听咱们的指挥。
茹志鹃
·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
3.
指南方口音,不易听懂。
小婢口
齿蛮复蛮
,秋衫
红泪潸复潸
。
清
·
龚自珍
·
《附录某生与友人书》
地
传
洙泗溪争出,俗近江淮
语转蛮
。
郁达夫
·
《出昱岭关过三阳坑后车道曲折风景绝佳》诗
4.
奴婢。
四川
谓
婢曰
蛮
。
章炳麟
·
《新方言·释亲属》
5.
方言。副词。很;满;挺。
三
间
高高的
门楼
,
当
中
蛮阔
的
两
扇黑漆
门
。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
小崔和许宁好了好几年,蛮好的一对。
杨沫
·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不要紧,我身子蛮结实。
周而复
·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
6.
唐诗人白居易妾小蛮的简称。小蛮细腰善舞,后因借指舞伎。
1
参见“蠻腰”。
乐
天
双须
如霜营,始知
谢
遣素
与蛮
。
注
宋
·
苏轼
·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我甚似
乐
天,但
无
素
与蛮
。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7.
我国古代部落名。参见“
蠻子
”“
蠻氏
”。
8.
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
1
参见“蠻觸”。
依希
触与蛮
,
蜗
角
并开国
。
明
·
蒋一葵
·
《长安客话·斗促织》
9.
水兽名。
其音如吟,一脚人面,鼠身
鳖头
,厥
号
曰
蛮
。
晋
·
郭璞
·
《山海经图赞·神
魑
髯遗鱼》
10.
水名。
乐
哉朱君鄣
灵
堤,
导
鄢及
蛮兴众
陂。
宋
·
欧阳修
·
《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诗
鄢水,在宜城
县
西南,源出南漳
县
西康狼山,
东
流入宜城
县
南入
汉
……又名
蛮
水,今名
蛮
河。此水本名夷水,桓温父名彝,改曰
蛮
水。
《清一统志·湖北省·襄阳府》
11.
姓。见《通志·氏族略二》。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蛮”字上部件相同,均为“亠”
全部
变
峦
弯
孪
娈
栾
恋
挛
鸾
脔
銮
二字词
蛮夷
蛮干
刁蛮
蛮横
野蛮
南蛮
三字词
菩萨蛮
小蛮腰
吓蛮书
南蛮子
板楯蛮
武陵蛮
四字词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胡搅蛮缠
南蛮鴃舌
蛮烟瘴雨
瘴雨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