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蜀
常用释义
1.
名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2.
名
朝代名。蜀汉,三国之一(公元221-263年),刘备所建,在今四川省一带。
3.
名
四川省的别称。
例词
蜀锦
蜀绣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蠋”的古字。蛾蝶类的幼虫。
蜀,葵中
蚕
也。从虫。上“目”象蜀
头
形,中象其身蜎蜎。《
诗
》曰:“蜎蜎者蜀。”
注
《说文·虫部》
2.
一;独。
1
亦专指孤峰独秀的山。
一,蜀也。南楚
谓
之蜀。
注
《方言》第十二
蜀,壹
一
也。
注
《广雅·释诂一》
蜀音市玉切,音小
变则
如束。福州
谓
一
为
蜀,一尺一丈一百一千
则
云蜀尺蜀丈蜀百蜀千,音皆如束。
章炳麟
·
《新方言·释言》
〔山〕
独
者蜀。
《尔雅·释山》
诸峰
合成垣,不分
𠬤与
蜀。
清
·
魏源
·
《武林纪游呈钱伊庵居士》诗之五
3.
祭器。一说此蜀仍为孤独之义。见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八。
抱蜀不言,而
庙
堂既修。
注
《管子·形势》
4.
古族名、国名。分布在今四川西部。相传最早的首领名蚕丛,称蜀王。公元前316年归并于秦,秦于其地置蜀郡。
及庸、蜀、羌、髳、微、
卢
、彭、濮人。
注
《书·牧誓》
鳖
令殪而尸亡兮,取蜀
禅
而引世。
汉
·
张衡
·
《思玄赋》
蜀之
为国
,肇
于
人皇,
与
巴同囿。至黄帝,
为
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
阳
,是
为
帝
喾
。封其支庶
于
蜀,世
为
侯伯,
历
夏、商、周。武王伐
纣
,蜀
与
焉。
晋
·
常璩
·
《华阳国志·蜀志》
5.
古邑名。
苌
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
为
碧。
注
《庄子·外物》
6.
古地名。春秋时鲁地。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
百
韦
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
注
《逸周书·世俘》
既而用
晋师
,楚
于
是乎有蜀之役。
注
《左传·宣公十八年》
7.
朝代名。
1
蜀汉的简称。汉末,刘备据益州称帝,国号汉,后为魏所灭。史称蜀汉(公元221—263年)。
2
五代时王建据东西二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为后唐所灭。史称前蜀(公元907-925年)。
3
后唐孟知祥在蜀,封蜀王,自称帝,国号蜀,为宋所灭。史称后蜀(公元934-965年)。
8.
四川省的简称。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蜀道
后蜀
巴蜀
吴蜀
蜀汉
蜀山
三字词
玉蜀黍
蜀道易
黄蜀葵
蜀国弦
蜀襭袍
蜀帝花
四字词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蜀犬吠日
巴山蜀水
蜀鄙二僧
蜀龙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