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使细碎物分散地落下。
  • 例词
    撒种
  • 例句
    她在烧饼上了一层芝麻,以增加风味。
2.
分散地落下(多指固体)。
  • 例句
    他把花生了一地,因此挨了一顿骂。
3.
姓。
详细释义
1.
散布;散播。
得米便撒之地,其米皆成真珠矣。
·葛洪·《神仙传·麻姑》
〔槐子〕和麻子撒之,年之中,即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
星如撒沙出,集争强雄。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周恩来·《生别死离》诗
2.
散落;洒下。
砌荆花紫毯,隔撒青
·白居易·《晚春重到集贤院》诗
冰花著人如撒霰,耳斜快如箭。
·王冕·《赵千里夜潮图》诗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黏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
鲁迅·《野草·雪》
3.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褪下无忧履,他一双旧僧鞋撒了。
《西游记》第三九回
〔那人〕撒跶着鞋就往外跑。
声远·《侦察兵》
4.
插;塞进。
那大早已跳出前,扇子撒在腰轮开铁棒,那魔抵
《西游记》第三五回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整一整青直裰,斯斯文文,走入门里
《西游记》第五十回
5.
用以塞紧器物的竹木片。
从来几案地不能平,挪移之,必相高低短,而桌撒。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
有一花枝,不肯人指使。我欲置左,彼偏向右;我欲使仰,彼偏好垂,用一物制之。所撒也,以之,大小其形,勿拘一格,其中或匾或方,或三角,但须圆其其外,以便合瓶。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
6.
惊觉貌;寒慄或战慄貌。参见“撒然”、“撒撒”。
7.
姓。明有撒祥、撒明。见《续通志·氏族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撒”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散”
全部
与“撒”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扌”
全部
二字词
  • 撒播
  • 撒落
  • 泼撒
  • 播撒
  • 撒盐
  • 撒花
三字词
  • 撒子角
  • 撒谷豆
  • 撒不泥
  • 撒豆谷
  • 一撒花
四字词
  • 撒豆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