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爬行动物,吻短,背甲近圆形,散生小疣,暗绿色,体大,腹面、前肢外缘和蹼呈白色。生活在江河中。属国家保护动物。通称鼋鱼,也叫癞头鼋。
详细释义
1.
大鳖。俗称癞头鼋。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
《左传·宣公四年》
乘白兮逐文
《楚辞·九歌·河伯》
龙鼍󰍍鱼与鼋鸦鸱雕鹰鹄鹍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生南方江湖中,大者一二丈。南人捕食之。肉有五色,而白者多。
·李时珍·苏颂·《本草纲目·介一·鼋》〔集解〕
而甚大,有磊,故俗称癞头鼋,背青黄色,居江湖。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鼋》
2.
通“”。蜥蜴。
王使人不之,化,以入于王府。
《国语·郑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鼋鼍
  • 鼋鱼
  • 老鼋
  • 鼋头
  • 鼋鳖
  • 玄鼋
三字词
  • 鼋头渚
  • 癞头鼋
四字词
  • 鼋鸣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