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
畏
wèi
wēi
wěi
常用释义
1.
动
害怕。
例词
望而生畏
畏难
2.
动
敬佩;佩服。
例词
后生可畏
畏友
敬畏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害怕;恐惧。
不侮矜寡,不畏
强御
。
《诗·大雅·
蒸
民》
吾
闻
忠不畔上,勇不畏死。
《韩诗外传》卷九
飓
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唐
·
韩愈
·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
你的思想根子,就是畏难情绪,怕斗争!
浩然
·
《艳阳天》第六三章
2.
使害怕;吓唬。
夫民生而
恶
死,
无
以畏之,能
无
恐乎?若恐而承教,
则
度至于
极
。
注
《逸周书·命训》
天下之兵皆去秦而
与齐
争宋地,此其
为祸
不
难
矣。
愿
王之毋以此畏三
晋
也。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
前
杀
昭平,反
来
畏我。
注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
3.
忧虑;担心。
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
为
君畏之。
《史记·项羽本纪》
娇儿
不
离
膝,畏我
复
却去。
唐
·
杜甫
·
《羌村》诗之二
不畏浮
云
遮望眼,自
缘
身在最高
层
。
宋
·
王安石
·
《登飞来峰》诗
有女初束
发
,已知生
离
悲。枕我不肯起,畏我
从
此
辞
。
宋
·
陈师道
·
《别三子》诗
4.
避开。
吴
会
非我
乡
,安得久留
滞
;
弃
置勿
复陈
,客子常畏人。
三国 魏
·
曹丕
·
《杂诗》之二
畏人成小
筑
,褊性合幽
栖
。
唐
·
杜甫
·
《畏人》诗
嗜道若
饴
,畏利
犹
虺。
明
·
方孝孺
·
《东阳葛府君诔》
5.
忌妒。
是
后
魏王畏公子之
贤
能,不敢任公子以
国
政。
《史记·魏公子列传》
信知
汉
王畏
恶
其能,
称
疾不朝
从
。
《汉书·韩信传》
6.
厌恶。
遇
贤
者
则爱
,
亲
而敬之;遇不肖者
则
畏,
疏
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
《韩诗外传》卷六
7.
敬重;心服。
后
生可畏,焉知
来
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贤
者狎而敬之,畏而
爱
之。
注
《礼记·曲礼上》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
窥
涯涘。
唐
·
韩愈
·
《寄卢仝》诗
少游太
学
,
诸
生畏其能。
宋
·
叶
适
·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
8.
险恶;可怕。参见“
畏塗
”。
9.
古谓因畏惧而死于非命。
死而不
吊
者三:畏、
厌
、溺。
注
《礼记·檀弓上》
10.
通“
圍
”。围困。
子畏
于
匡。
注
《论语·子罕》
孔子畏
于
匡。
注
《吕氏春秋·劝学》
入匡郭而追
远
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
乱
之
无
道兮,乃困畏乎
圣
人。
注
《文选·班昭〈东征赋〉》
11.
通“
隈
”。弓的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
当
弓之畏。
注
《周礼·考工记·弓人》
畏也者必
挠
。畏
读为
隈。畏,隈古省文。
明
·
焦竑
·
《焦氏笔乘·古字有通用假借用》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畏惧
畏缩
无畏
畏怯
畏兽
险畏
三字词
大无畏
施无畏
无畏施
畏简书
畏后生
畏四知
四字词
无所畏惧
人言可畏
后生可畏
望而生畏
畏缩不前
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