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从外面到里面。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由浅入深
    入境
    入口
    入场
    入冬
  • 例句
    这个会场的口在东南方,你不要找错了地方。
2.
达到(某种程度或境界)。
  • 例词
    入迷
    入神
  • 例句
    他看小说都看迷了,连我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3.
参加(某种组织)。
  • 例词
    入股
    入团
    入伍
    入学
4.
收进的钱财。
  • 例词
    入不敷出
    量入为出
5.
合于;合乎。
  • 例词
    入情入理
6.
入声,汉语调类的一种。古汉语平、上(shǎng)、去、入四声的第四声;普通话没有入声,许多方言有入声。
详细释义
1.
进入;由外至内。
亦泛指至;往。
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入于海。
《书·禹贡》
也,禹八年外,三而不入,欲耕,得乎?
《孟子·滕文公上》
牵驱入市,行者不留。
·韩愈·《驽骥》诗
晁住掀起软帘,入到晁大舍榻前。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那时正是庚子联军入京的第三年。
沈从文·《我的家庭》
盖乐天之人,冲和静退,理而任命,不为荣喜,不为穷忧,所谓无入而不自得者。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
2.
特指入门;在家。
则衔恤,入靡至。
《诗·小雅·蓼莪》
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上,可使制梃以秦楚之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3.
特指入朝。
回生孝廉郎,,至上河都尉,大司课连最,入左曹越校尉。
《汉书·叙传上》
泰始之初,入侍中。
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
元和二年,李公入户部尚
·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
然魏公隆中再入,亦止右相都督。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4.
没入;沉落。
日出沼,入乎西陂。
·司马相如·《上林赋》
三星差池露沾湿悲管清月入。
南朝 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词》
军气横大荒,酣日入。
·王昌龄·《从军行》之二
5.
侵入;渗入。
引申为联系;转化。
凡五星入月,,其野有逐相。
《晋书·天文志中》
眉黛不须张,天教入鬓长
唐玄宗·《好时光》词
入桃花嫩,青新。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诗
相入,或甚美以亡,或甚以昌,故在前世矣。
·袁康·《越绝书·请籴内传》
6.
参与。
今吾子外之,令毋敢入子之事。入子之事者,吾之亡之,胡如?
《战国策·魏策一》
7.
列入。
闻尧舜,之盛也,禹入域而不
《汉书·贾捐之传》
后汉鲁丕,辞气质素,以儒雅中策,入高第。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
8.
达到(某种境界);趋于(某种状况)。
潘岳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新切。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
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恐不振起。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
地入荒芜过客稀,村深巷暮山
·麻革·《晚步张田间》诗
国民党以“清党”之名,大戮共产党及革命群众,而死剩的青年们再入于被压迫的境遇。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我自己后来分析说,我入了迷,中了催眠术。
巴金·《真话集·十年一梦》
9.
因受力而陷进。
又如:穿了这身铠甲,可以刀枪不入了。
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又善射,能入人目。
《后汉书·东夷传·挹娄》
射甲不入即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10.
加入。
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诗·小雅·宾之初筵》
洎入文吏之科,守高志,不肯下
·王充·《论衡·程材》
我想只要有个团体,大家齐心作好事,我就愿意入,管他洋教不洋教。
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三
工作队见他和他的几个穷朋友们大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就吸收他们入了党。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干部新风》
11.
引进;接纳。
梁丘扃入歌人虞,变齐音。
《晏子春秋·谏上六》
曰:李女弟,迹春申。考烈子,果得身。知重而入,遂得嗣。
·刘向·《列女传·楚考李后》
秦孝公卒,商君亡秦魏,魏怒,不入。
《史记·魏世家》
12.
缴纳;献纳。
夫入其税大人,大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
《墨子·贵义》
公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楚郢,之不入。
《后汉书·荀彧传》
公卿在位,皆阿莽旨,入帛、遣子弟及生四夷,凡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作掘傅后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
光,宣宗之舅,别墅吏恣横,里中患,积岁征租不入。
·王谠·《唐语林·政事下》
13.
接受;采纳。
昔楚王不君,其臣箴以不入。
《国语·吴语》
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
《史记·商君列传》
而孝景帝入晁错数术以智物,致七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
帝入蜚,命改左都御史,巡大同。
《明史·余子俊传》
14.
收入;收益。
用地大小,年之耗,以三十年之通,制用,量入以出。
《礼记·王制》
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其息,客奉
《史记·孟尝君列传》
某年拜越州刺史……至悉除去弊,出薄入,以致和富。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
籍其地之所入,以修其祠宇,封殖其草木。
·苏轼·《表忠观碑》
15.
没收。
追恨之,更为设法,受臧二千以上不自首者,物;若其伏,使吏屋伐,堙井夷,豪右大震。
《后汉书·种畅传》
江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因以此诗讽之。浙遂改酒法,不入财产
前蜀·韦庄·《官庄》诗自序
16.
归顺;降服。
参见“入降”。
诸国既皆入秦,,秦所取利,上下相害,卒而沈其宗。
·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
17.
谓定以罪名,使受刑罚。
亦指触犯。
促以刑,威以正法。民罪而覆入之,民有田而覆之。
《后汉书·刘瑜传》
广州司理参军陈入人罪死,有司公罪,应赎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
君子可欺以其方,不能横加锻炼,入一童子戍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故法立而民不犯,刑而人不入者,也。
·何景明·《何子·严治》
18.
符合。
参见“入時”、“入格”。
之不相,而曲直之不相入。
《淮南子·主术训》
19.
嫁。
哀姜者,侯之女,公之夫人也。初,哀姜未入,公哀姜淫。
·刘向·《列女传·鲁庄哀姜》
及叔鱼长为国赞理,邢侯雍子争田,雍子入其女叔友以求直。
·刘向·《列女传·晋羊叔姬》
20.
詈词。
勾你,你倒打我,我入你老婆的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
智深提着铁禅杖,高:“入娘撮,忒是欺人!”
《水浒传》第七五回
我叫舵工,要你道耳是入的。
·李渔·《蜃中楼·望洋》
21.
四声之一。
详“入聲”。
凡宫上平,商下平,角入,征为上,羽去。
·王鏊·《震泽长语·音韵》
22.
佛教用语。
谓悟得真理。
证会名之入。
《大乘义章》卷一
谓感官、意识及其所辨别的各自对象。
三科法者,、界、入也……入是十二入。外六:色、、香、味、、法;内六: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坛经·付嘱品》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入”字的形近字
全部
二字词
  • 加入
  • 入手
  • 出入
  • 进入
  • 入口
  • 介入
三字词
  • 入场券
  • 不入眼
  • 风入松
  • 总收入
  • 不入流
  • 纯收入
四字词
  • 不堪入目
  • 入木三分
  • 病入膏肓
  • 渐入佳境
  • 想入非非
  • 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