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渡口。
2.
唾液
  • 例词
    津液
3.
滋润;润泽。
  • 例词
    津润
    津贴
  • 例句
    这些钱是他上个月的出差贴。
    这个公司可以为员工提供交通贴。
4.
指天津市。
详细释义
1.
渡口。
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之,使子路津焉。
《论语·微子》
一帆客千柳,肠断东风杨子津。
·徐铉·《柳枝辞》之十
有津孰航,有磴孰攀。
·李东阳·《登高》诗之一
2.
渡。
津便以右,究吾境之所暨。
·潘岳·《西征赋》
海上所薪粲百物,海康津致之。
··《铁围山丛谈》卷四
3.
传。
春燕,我津辞语
南朝 宋·刘义恭·《艳歌行》
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
北齐·刘昼·《新论·崇学》
4.
水陆要隘。
何不策高足,先要路津。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今日过关津,度州郡,没揣的逢他人。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
5.
职位地位
时悬爵而之,列肆也。争津者之,市人也。
·葛洪·《抱朴子·审举》
6.
途径;门径。
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
《晋书·陶侃传》
其人象不侔,学问不侔,文章体态不侔,要其足通古作者之津而得其真,不若出之所
·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
7.
涯;岸。
洞庭波浪渺津,日日征帆送人。
·陆龟蒙·《木兰堂》诗
波浩津,天遣遂微尚。
·陆游·《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诗之九
一片苦海望无津,小神忙乱走风尘。
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第一章三
8.
水。
朝食琅玕,夕玉池津。
三国 魏·嵇康·《杂体诗·言志》
山雨滂湃,洪津泛,挂溜虚,直山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
志陵青霞端,欲津。
·司马光·《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遇》
物取气于天,而乘以地;植物取津地,而生以天。
·叶子奇·《草木子·观物》
9.
生物的体液。
腠理泄,汗出溱溱,是津。
《灵枢经·决气》
气荣卫和,咽津色好。
·元稹·《和乐天赠吴丹》
那魔,就身是汗,遍生津道:“他却会担山!”
《西游记》第三三回
他把那吸了只叫人生津吐痰的东西,消灭了一支又一支。
克非《火星,闪闪到天明》
10.
润泽;湿润。
其民黑而津。
《周礼·地官·大司徒》
不溽,岸不津。
·郭璞·《江赋》
前漱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薛能·《上盐铁尚书》诗
道,水津。
《中国谚语资料·农谚》
11.
滋润。
太平之世,则风鸣条甲散萌而已;雨不破润叶而已。
《西京杂记》卷五
12.
引申为资助补贴
〔李珏〕及津其行李。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
武昌诸卫清出典鬻屯田,加津赡运
《清史稿·食货志一》
13.
溢;渗。
以津,脾
《素问·生气通天论》
瓶已曾卧酪者,每卧酪辄须灰火中瓶,令津出。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
那雨已经是下了好几天了,连那屋子里面的地,都水汪汪的要津上水来。
杨振声·《渔家》
江涛回头看看严萍,她脸上津出汗珠。
梁斌·《红旗谱》三七
14.
银河
昔武王伐殷,火,月在天,日在析木之津。
《国语·周语下》
15.
古地名。即今湖北省江陵县南二十里之江津戍(亦名奉城)。一说,为今枝江市之津乡。
十九年春,楚子之,大败于津。
《左传·庄公十九年》
16.
天津市的简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津”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聿”
全部
二字词
  • 津贴
  • 天津
  • 牛津
  • 津要
  • 江津
  • 河津
三字词
  • 甜津津
  • 逍遥津
  • 汗津津
  • 天津桥
  • 文津阁
  • 饮牛津
四字词
  • 津津有味
  • 无人问津
  • 津津乐道
  • 指点迷津
  • 分守要津
  • 不敢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