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
遁
dùn
qūn
xún
常用释义
1.
动
逃走;躲避。
例词
遁走
逃遁
远遁
遁词
2.
动
隐藏;消失。
例词
遁迹
遁世
遁形
隐遁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迁移。
1
参见“
遁思
”。
遁,
迁
也。
注
《说文·
辶
部》
2.
逃亡;逃跑。
自靖,人自
献
于先王,我不
顾
行
遁
。
注
《书·微子》
诸
侯救
郑
,楚
师
夜遁。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汉
王
数
失
军遁
去,何常
兴关
中卒,
辄补
缺。
《汉书·萧何传》
子
华
穴
墙谋
遁,
郑
伯
杀
之。
《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
黑漫漫
云
起
阴阳
混,
乱纷纷
魃走魍
魉遁
。
清
·
李渔
·
《蜃中楼·献寿》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
·
《西江月·井冈山》词
3.
走;跑。
〔子囊〕不
复于
王而遁。
注
《吕氏春秋·高义》
户曹葬
于
剡,剡之南,胡塍官塘西,上金西北小遁
数
十百里,大抵王氏家也。
宋
·
叶
适
·
《长潭王公墓志铭》
4.
隐匿。
初既
与
余成言兮,
后
悔遁而有他。
注
《楚辞·离骚》
高世伏音
华
,
绵
古遁精魄。
南朝 宋
·
鲍照
·
《从登香炉峰》诗
5.
隐避;隐居。
郭
钦
、
蒋诩
好
遁
不
污
,
绝纪
唐矣!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
〔郅
恽
〕遂
系须
冬,
会
赦得出,乃
与
同郡
郑
敬南遁
苍
梧。
注
《后汉书·郅恽传》
蹈明哲之高尚,嘉肥𨔡而不
问
。
《隶释·晋右军将军郑烈碑》
进
既不
获
其志
愿
兮,退
将
遁而
穷
居。
唐
·
韩愈
·
《复志赋》
谨谢尘机遁
海
门
,盈盈一水
带
孤村。
张昭汉
·
《隐居》诗
可惜众寡不敌,终被逼上午门,此后则遁入公园,避去近于“带队”之厄。
鲁迅
·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
6.
躲避;回避。
是伯牙去
钟
期,而舜禹遁帝
尧
也。
于
是欲
显
名
号
、建功
业
,不亦
难
乎!
汉
·
王褒
·
《四子讲德论》
7.
放纵;淫逸。
世之
贵
富者,其
于声
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
则
遁焉。
注
《吕氏春秋·本生》
凡
乱
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
注
《淮南子·本经》
于
是
习华随
侈,流遁忘反。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风骨》
一及事功,
则
淫遁
诐
邪,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矣。
严复
·
《救亡决论》
8.
失。
人主胡可以不
务
哀士?士其
难
知,唯博之
为
可,博
则无
所遁矣。
注
《吕氏春秋·报更》
存器而忘本,
乐
之遁也;
调
器以和
声
,
乐
之成也。
注
《后汉书·刘平赵孝等传序》
学
惟
远
而
闻无狭
,
师
惟久而
业
弗
遁
,不淑其身不止。
宋
·
叶
适
·
《厉君墓志铭》
9.
欺。
卑身
杂处
,
隐
行辟倚,
侧
入迎
远
,遁上而遁民者,
圣
王之禁也。
注
《管子·法禁》
世莫不
举贤
,或以治,或以
乱
,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
注
《淮南子·缪称》
然其流弊之
极
,至于
怀诈
相欺,上下相遁,
则
忠孝之所存,
转
不若
贵
信果者之多也。
严复
·
《原强》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遁形
遁词
水遁
木遁
冥遁
火遁
三字词
遁形术
遁甲神
四字词
奇门遁甲
无处遁形
无所遁形
遁入空门
肥遁鸣高
遁世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