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构树。
2.
借指纸(古代用构树皮造纸)。
详细释义
1.
落叶乔木。叶子和茎上有硬毛,花淡绿色,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皮可制纸。也称“”或“”。
危之山其多磬石,其多檀楮。
《山海经·西山经》
滴穿池小,楮多。
·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
慎《文》言楮榖乃一也,不必分别,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叶无桠叉,三月花成穗,如柳花,不结实,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皮白而叉,亦碎花,结实梅,半熟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种树并易生,毛,南人剥皮煮造,亦缉练为布,不易朽。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楮》
过去我们只知道楮树皮是造纸的好原料,却没有想到它的树叶、枝、茎、果实、皮下粘液等都是一些非常难得的特效药。
马南·《燕山夜话·楮树的用途》
2.
传说中的山名。
〔勇石之山〕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
《山海经·中山经》
3.
指纸。楮皮可制皮纸,故有此代称。
〔元感〕年老,读书夜。所撰《书纠谬》、《春秋振》、《礼绳愆》等凡十百篇,上之,丐官秘书
《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二
方尺之楮,若限鸿沟,惟恐一字之稍,出乎此而入乎彼者。
·周亮工·《何省斋太史诗序》
临楮草草,不尽所言,容后续上。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4.
纸币。
值水,捐楮以振之。
《宋史·常楙传》
非楮之不便民用也;其法少,而今多焉故也。
··《隐居通议·文章八》
至蔡京改行法,则无复,而直用空楮。
·魏源·《军储篇三》
5.
指焚化祭供先人的纸钱。
不强如焚烈楮,罪消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
丹碧煌,于时有耀,牲牢酒楮,祭虚日。
·李昌祺·《剪灯话·两川都辖院志》
缺少盘费柩是万来不及盘运的了,了香楮,两个兄弟,去叩别了,然后长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八回
6.
指箱柜等木制的盛物之器。
朱东润校注引夏敬观曰:“楮當爲褚,囊也。《唐書》:‘傾褚以濟。’”
佛祠何可元瑞物……取之绿板匣,便箱楮同美璞。
·梅尧臣·《孙主簿惠上党寺壁胡霈然书墨迹一匣》诗
大出楮中有,素许当
《杜梃之赠端溪图砚》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楮”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者”
全部
二字词
  • 楮实
  • 楮桃
  • 楮纸
  • 楮叶
  • 片楮
  • 绡楮
三字词
  • 楮知白
  • 楮先生
  • 楮国公
  • 楮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