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地名用字。
  • 例词
    於陵
    於潜
详细释义
1.
在。
人之也,各
《论语·里仁》
前,靡曼美色于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冕在前,非弗乘;斧钺于后死不避。
·刘向·《说苑·立节》
公之桑梓,本此地。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普屯威神道碑》
2.
往。
使于齐使夫人帷中而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
吴王不,使子胥于齐
《伍子胥列传》
伯姬以恭公不迎,故不肯命。宋人告使大夫季文子宋。
·刘向·《列女传·宋恭伯姬》
3.
为(wéi)。
大道兮……衣养万物而不主,常欲,可名小;焉而不主,可名大。
《老子》
君子人之困矜之,小人人之困幸之。吾望吾子似君子,是以情也。
《韩诗外传》
匠石回顾,朽材变于雕梁;孙阳一言,奔踶成于骏马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
君子志正而一,诚纯而分定,未尝标处为二道,判屈伸于异门也。
·柳宗元·《送萧炼登第后南归序》
4.
跟从;亲近。
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
《墨子·非儒》
者,周秦,因善之;不秦,亦言善之。
《史记·周本纪》
按“”,”也。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5.
依靠。
广情故,心相
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
便欲去随为弟子,片可相
·刘得仁·《赠敬晊助教》
花梅,直横梢不如。
·徐渭·《刘雪湖梅花大幅》
画楼觉逊,茆屋偶相
·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6.
居。
漕邑。
《诗·鄘风·载驰序》
7.
厚待;款待。
亦泛谓对待。
士也,而以人之己也念。
《吕氏春秋·不侵》
荣馔宾亲,冠婚之所
·韩愈·《示儿》
8.
介词。
从;自。
〔桓公〕蒙衣袂而寿宫,流出户。
《吕氏春秋·知接》
千里之行,始足下。
《老子》
至;到。
今孤之怨吴王,深骨髓;而孤之事吴王,如子之畏父,弟之敬兄,此孤之外言也。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波翻,他来于,仗逞凶我争
《西游记》
向。
子禽问于
《论语·学而》
氏求救于齐
《史记·赵世家》
上帝建白玉殿,遣臣陛下索紫金梁一枝,二丈,某月日取。
·谢肇·《五杂组·天部一》
犹以。
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
《墨子·非攻中》
慈,于战则胜,以守固。
《韩非子·解老》
则习射法,出教民于应敌
《汉书·晁错传》
自何匠,自何年,俱莫可考,而玩其文于铭剑为合。
·叶廷·《吹网录·龙城柳石刻》
对;对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孙子·虚实》
是皆子之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俊道:“……洞庭西山高家这头亲事,家下甚是相宜,求老兄作成小子则个。”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言其以武臣掌密而得情,于国家不便。
·俞樾·《春在堂随笔》附卷
与;跟;同。
之直者异于是。
《论语·子路》
且夫上骄则犯,臣骄则争。是君上主有,下大臣交争也。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
相公在家姊妹戏于后园
·陈继儒·《珍珠船》
患,争。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比。表示比较。
苛政猛虎也。
《礼记·檀弓下》
桃花盛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五代·齐己·《海棠花》
本朝太宗,三元不禁夜……后罢中元、下元二,而初元游观之盛,冠前代。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被。表示被动。
御人以口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论语·公冶长》
燕、、梁,非不盛也,终灭于秦。
《后汉书·郑太传》
新刳兵,郡旱,民交走死无吊
·韩愈·《曹成王碑》
给。
使狐偃让于狐毛而佐之。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桓公管仲孝公宋襄公,以太子。
《史记·齐太公世家》
如。
于风雨。
《荀子·哀公》
昔我睿祖,即句骊于;今兹圣谋,易林胡反掌。
·张九龄·《开元纪功德颂》
伏惟皇帝陛下勤于尧禹,英祖宗。
·陈师道·《代贺安西川表》
依。表示行为的依据。
于诸侯之,大王中。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当诛
《汉书·吴王刘濞传》
9.
连词。
犹而。
则杀,勇不敢活。
《老子》
汝淮以为险,江池,之以方城,限之以林,然秦鄢郢,若振槁然。
《韩诗外传》
与;和。
秦也,犹齐于鲁也。
《战国策·齐策一》
况将军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汉书·杜钦传》
相之舒信道,志完吕望之,其人似不,然相皆厚甚,不以里及同僚故也。
·陆游·《老学庵笔记》
10.
助词。
语助词,无实义。
语辞也。
《广韵·平鱼》
百姓昭明,邦,黎民于变时雍。
《书·尧典》
夫子至是邦也,必其政,求之?抑
《论语·学而》
广燕,方󰄩
·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小儿队》
结构助词。犹之。
恃此三者而不政德,亡不暇,又何能
《左传·昭公四年》
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欧阳修·《永州万石亭》
表示语气。
越入吴。
《春秋·定公五年》
余氓饥伤喘呼。
·卢肇·《汉堤》
11.
古代地名。
鞅既破魏。秦封之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史记·商君列传》
12.
姓。汉时有於单。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於則
  • 況於
  • 勇於
  • 見於
  • 於焉
  • 於兹
三字词
  • 於陵子
  • 以至於
  • 於是焉
  • 甚至於
  • 於是乎
  • 於是虖